近日,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江蘇無錫開幕,在同期舉行的物聯網應用和產品展覽會上,物聯網軟硬件支持和應用展示吸引眼球。而隨著此次盛會的召開,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狀況再次成為焦點。
南方日報記者姚翀
年復合增長率超25%
此次博覽會由工信部、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物聯世界,共創未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知名企業參加展會。
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在會上表示,我國已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軟件、電信運營、物聯網服務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擁有全球最大、技術先進的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9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
羅文透露,擁有巨大物聯網場景和市場的中國,有望抓住技術革命機遇在一些前沿領域實現領跑,我國將打造一批面向行業的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協同創新突破技術瓶頸,建立健全物聯網標準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安全保障能力,特別是對制造業進行智能化改造,面向農業、物流、能源、環保、醫療等重要領域推進物聯網規模化應用。
物聯網軟硬件產業鏈初成
在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召開前夕,《2016-2017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在無錫發布。報告認為,去年以來,全球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空前活躍,創新潮、應用潮、融合潮興起。我國物聯網在全球初步確立系統性競爭優勢,正邁入“重點突破、系統創新、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目前,全球每天約有550萬個新設備接入物聯網。去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接入量達64億,預計今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790億美元,明年有望超千億美元。而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超9000億元,同比增速連續多年超過20%,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將超1.5萬億元。
報告同時解析,物聯網與新技術加速融合推動技術迭代升級,助推我國物聯網產業生態全面優化。目前,我國物聯網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運營、應用服務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平臺化和細分領域應用熱度提升。物聯網應用價值廣受認可,各類應用“接力式”推進。
移動支付領先全球
對于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態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物聯網是多種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當前我國物聯網領域的進展很快,發揮人才、市場、技術等優勢,中國物聯網在某些領域完全可以引領潮流。
他認為,物聯網與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這些新興技術密切相關,移動通訊4G技術成熟,5G的實踐開展得比較快,移動支付的發展目前國際領先。
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重要板塊,移動支付在中國發展迅猛,目前已領先全球。近日,國外調研機構Ipsos公布了一項移動支付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普及率為77%,印度為76%、印尼為67%、韓國為64%,而日本在亞洲地區普及率最低,僅為27%。
報告顯示,40%的中國消費者出門攜帶現金低于100元人民幣,26%不超過100元人民幣,14%不帶現金。而有74%的消費者表示,攜帶100元現金,他們可以生存一個多月。還有84%的人表示,即使不攜帶現金,他們也會感到很“從容”。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