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作為物聯網采集信息的終端工具,如同物聯網的“電子五官”,是物聯網的基石。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首場活動——傳感器及智能化系統應用國際高峰論壇9日上午在無錫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我國傳感器產業已經形成從技術研發、設計、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部分細分領域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國產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后。
“傳感器是物聯網全面感知的重要基石,也是無錫推動物聯網發展的重點環節?!睙o錫市政府副市長高亞光介紹,自2009年11月國務院批準同意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以來,經過7年的努力,物聯網在無錫已經從概念層面走向實際應用、從技術研發走向成果轉化、從政府倡導走向市場主導,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開始顯現。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無錫全市物聯網企業超過2000家,其中上市企業2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4家,物聯網營業收入2045億元,牽頭和參與制定的物聯網國際和國家標準52項?!敖刂聊壳?,無錫企業承接的物聯網工程遍及全球30個國家400多座城市。”高亞光說,無錫智能傳感系統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創新型產業集群,無錫高新區微納園獲得“江蘇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稱號,成為首個省級智能傳感器專業產業園區;美新半導體等一批企業快速成長;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感知裝備計量測試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獲批建設,有力支撐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從全國看,“十二五”期間,我國敏感元器件及傳感器產業以20.9%的年均增長率實現了高速發展。工信部電子司副司長彭紅兵表示,目前,我國傳感器產業布局基本形成,產品門類基本齊全,中低檔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設計、研發和應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國產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
“我國對傳感器核心技術不夠重視,比如我們手機里的傳感器大多數是國外進口的?!痹谡劦街袊鴤鞲衅鳟a業發展現狀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也認為,國內類似于感應水龍頭之類的低端傳感器有不少,但標準、穩定性和質量仍需提高。
去年9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了《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文件,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大力推進,傳感器技術及傳感器產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應用,深入挖掘健康養老、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應用需求,是加快、做強傳感器產業的必由之路?!迸砑t兵介紹,未來將統籌利用“互聯網+”重大工程、工業轉型升級、專項建設基金等渠道支持智能硬件產業發展。此外,還將研究制定智能硬件技術標準及應用規范體系,并選擇優勢地區建設高水平省級智能硬件創業創新平臺,支持地方以試驗床、創新平臺等方式發展智能硬件眾創、眾包、眾籌、眾扶平臺,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