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會長杰夫·伯恩斯坦第一次參加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時,并沒留下深刻印象。他覺得展出的機器人很多都像美國公司的仿品。今天的中國,一種不同景象正在呈現,這得益于《中國制造2025》藍圖。北京大力推動該計劃,旨在讓中國成為諸多高科技產業的領軍者。其中機器人產業是中國渴望實現國民經濟自動化的關鍵。
中國還推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這個國家正開足馬力,想轉型為世界機器人之都——趕超日德美。伯恩斯坦說:“中國正成為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用戶。”中國目前是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國,美國排第四(韓日排第二和第三)。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總共安裝9萬臺機器人,占世界總安裝量的1/3。
“我確信中國很多制造商都聚焦于‘碾壓’美國”,麻省理工數字經濟項目研究員馬特·比恩說,“但看似中國總體目標是自給自足”。2019年中國機器人銷量將達全球的40%,遠高于2015年的27%。中國的迅猛增長,已引起美國一些人的關注。他們寫信給特朗普,稱美國應向該產業投入更多,必須贏得同中國的機器人競賽。
實現機器人國產化,是中國尋求超過美國的地方。中國希望到2020年本土消費的一半以上機器人由本國公司制造。比恩說:“他們正在玩長久游戲,通過穩健投資,讓那些一時沖動的國家越來越不可能趕上。”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