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迅速發展,用戶對超低功耗、超大連接、超強覆蓋和超低成本的接入需求越來越迫切,低功耗廣域網LPWAN也因此成為物聯網關鍵技術之一。作為3GPP專為運營商定制的LPWAN蜂窩解決方案,NB-IoT采用超窄帶、重復傳輸、精簡網絡協議等設計,能滿足物聯網的連接要求,因此也成為了當前運營商大力推進物聯網應用落地的原因之一。
物聯網無比渴望著一個強有力的蜂窩物聯網基礎網絡,而NB-IoT無疑是這個基礎網絡最佳的選擇?;贜B-IoT的應用優勢,將會帶動物聯網的新興市場發展,其中也包括存量市場,給運營商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包括聯接的價值,數據的價值和利益分享的價值。
醫療物聯網,是指將醫療領域的“物”(醫生、患者、器械等對象)和“網”(基于標準的流程)進行交互、融合,即形成一個“聯”的一個過程。病人只需在家佩戴好儀器,打開開關將檢測數據傳送到“云端”,醫生只要有網絡以及手機、電腦等設備,即使相隔萬里,也可實時診斷。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在醫療領域的市場價值將達到1630億美元,2015年至2020年間復合年增長率為38.1%。
NB-loT落地智能醫療
2016年,隨著國際無線標準組織3GPP發布窄帶物聯網(NB-IoT)的核心標準之后,物聯網產業發展大幅提速,而醫療物聯網是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實現大規模落地的垂直領域之一。
華為攜手樂心醫療、廣東聯通三方基于廣東聯通現網NB-loT網絡環境下完成智能血壓計的業務調試。
樂心醫療自2002年成立起,一直專注于智能健康,目前主攻“智能穿戴”與“移動醫療”兩大方向。此次與華為、聯通等企業啟動合作,選擇深入智能血壓計的應用場景,既充分發揮了樂心醫療智能硬件設備的研發優勢,又能通過真實的業務需求和場景將NB-IoT技術與之相融合,讓其得到真正落地。作為全球首款NB-IoT健康醫療設備,NB-IoT智能血壓計也將會得到更大范圍的普及,并進一步為用戶創造新一代智能健康生活方式。
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已從手機電腦跳躍到萬物上,比如你的智能血壓計、你的智能手環或手表等智能穿戴設備。環境也不局限在室內,而是延展至整個城市。利用NB-IoT技術可以使這些設備的數據傳輸效率最大化,更適應各種戶外環境和特殊人群的使用,讓帶通訊功能的智能硬件設備更易用、更通用。
借助領先的NB-IoT技術,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樂心的健康醫療設備接入其中,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專業的智能健康服務。
物聯網對醫療的改造是多方面的,節省醫療成本和醫院的行政開支。NB-loT技術對于智能醫療設備領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比如醫療照顧,遠程監護平臺能夠自動采集多項生命體征數據,然后自動將數據上傳至醫院控制中心,實時分析數據并預警,并由醫生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利用多種便攜設備,數據的采集可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
物聯網技術可以改變醫院工作流程,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效率。在物聯網技術下,各個環節都有傳感器設備感知實時狀態并上傳至醫院數據中心,提高醫療人員、設備、場所的利用。實施了物聯網運營計劃后,可以顯著地節省行政成本。
如今物聯網的無線通信技術很多,包括了WiFi、藍牙等短距離通信技術,也包括如2/3/4G蜂窩通信技術的廣域網通信技術。高速率業務主要使用3G、4G技術;中等速率業務主要使用GPRS技術。而NB-IoT蜂窩技術(窄帶蜂窩物聯網)作為全球統一移動物聯網標準,依托蜂窩網絡,建設覆蓋廣泛、低功耗、大連接的網絡,是LPWA領域最佳的解決方案,能滿足低速率業務的多種應用場景。NB-IoT將使物聯網真正走出碎片化,助力垂直行業加速信息化升級。
目前,物聯網的應用主要使用WiFi和藍牙技術,數據準確率很低、耗電量極大。但如果使用NB-IoT組織物聯網,將為物聯網時代帶來全面的蜂窩數據連接網絡,可全面滿足企業、個人、家庭的物聯網需求,可以真正實現整個城市一張網,便于維護和管理。伴隨三大運營商大規模物聯網網絡部署,NB-IoT的規?;七M或將成為物聯網普及的重要突破點,NB-IoT網絡在智慧醫療將得到廣泛應用。
物聯網醫療可以減輕就醫成本,緩解就醫難題,但物聯網醫療目前仍處于實驗階段,還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
一是技術難題。一個典型的物聯網實施中,醫院可能使用多個供應商和設備類型,管理多個設備的復雜性讓眾多醫院望而生畏。涉及到廠商、醫院管理、技術、標準等,挑戰重重。
二是安全問題。安全也是推動物聯網醫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物聯網需要連接眾多設備,如果其中一個護理環節受到黑客攻擊,或將導致整個物聯網計劃的擱置。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醫療設備連入網絡,保證這些設備的安全性和防止攻擊和損壞非常重要,所以為物聯網醫療系統添加先進安全功能是關鍵的事情。
從全球NB-IoT商用看,中國在NB-IoT的推進上積極性最高。NB-IoT在中國也確實得到產業生態的支持。從運營商、設備商、芯片廠商以及終端廠商都在為商用備戰。NB-IoT在智能醫療領域能否盡快走向規模商用,進而對其他行業應用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