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8月24日報道,某公司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民眾對于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仍然持謹慎態度。
4月至5月期間,《高德納汽車消費者趨勢》對來自美國和德國的近1500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55%的人不愿搭乘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只有70%以上的人愿意搭乘帶半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高德納對半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的定義:可以自動駕駛,但允許駕駛員在必要時接管控制的汽車。
支持者表示,自動駕駛技術會使汽車駕駛更加安全,因為統計數據表明,大多數汽車發生碰撞的主要原因多是人為。但是,由于不少消費者擔憂電子設備存在出現故障,或執行不當的可能性,因此無法接受乘坐無人駕駛的車輛。
高德納研究總監馬克?拉姆齊(MikeRamsey)表示:“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最大擔憂是,人在車里卻不能控制車輛。這表明,為汽車設計自動系統的每個人都需要更加關注人機界面——比如人們用來與汽車互動的實際屏幕、儀器或其他系統。”對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全自動駕駛的人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是無人駕駛汽車潛在的技術故障或安全問題。
拉姆齊說,不愿意乘坐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消費者有兩大憂慮:他們擔心汽車可能在發生意外時出現系統故障,并且擔心系統故障可能會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
令人震驚的是,有29%的受訪者也不愿意乘坐半自動駕駛的汽車,他們擔憂的問題與不愿乘坐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消費者類似。雖然在理論上駕駛員可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對車輛進行控制,但他們也必須要先意識到這種情況,然后才能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及時的反應。
接受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消費者,多為汽車共享服務(如優步或提供共享汽車服務的公司如即行(Car2Go))的客戶。這些服務的使用與日俱增,在過去的一年里,與兩年前高德納類似調查的數據相比,使用移動式服務的人群比重已從19%上升到23%。然而,這些增長大部分出現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區。
事實上,許多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表示自己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有的已經在公共街道上進行了測試。高德納表示,超過46家公司正在為自動駕駛汽車研制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軟件。研發公司預計將在2020年發布幾款全自動駕駛的汽車。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