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漸拓"用武之地" "失業潮"一時半會不會來?

時間:2017-08-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8月30日在上海徐匯西岸藝術中心舉行,吸引了近3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圍繞深度學習、智能芯片、機器視覺、語音識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等領域進行展示。

"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8月30日在上海徐匯西岸藝術中心舉行,吸引了近3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圍繞深度學習、智能芯片、機器視覺、語音識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等領域進行展示。 

中新網上海8月30日電(記者鄭瑩瑩)當餐廳涌入服務機器人、汽車出現"無人駕駛"、圍棋界有了阿爾法狗……人工智能已非"紙上談兵",是否會引發人類下一波"失業潮"?這成為30日于此間舉行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上備受熱議的話題。

該峰會由中國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指導,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發改委、徐匯區政府、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共同主辦,是上海市首次召開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峰會,吸引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德國工程科學院等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共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肯定會取代一些行業,導致一些人失業。這在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已不稀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表示,就如曾經電子郵件的出現,讓一部分郵遞員失業一樣,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會讓一些崗位"黯淡無光",但這些崗位要全部消失也很難。

他認為,制造、教育、醫療等行業受到人工智能的沖擊將會最大,"很多崗位可能將被智能機器人替代,但同時也會出現更多新的工作,人類將更加尊嚴、優雅、智慧地生活,迎來與機器人共舞的新時代。"

小i機器人的董事長袁輝認為,每次工業革命都會對產業及社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比如昔日紡織女工的下崗;而這次人工智能的沖擊可能會超乎人們想象,"未來很多標準化、重復性的崗位將會被機器人取代,屆時不僅涉及下崗人員要如何再學習,甚至影響未來學校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他且認為,這個"未來"會非常快,在5到10年內很多行業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也有一些專家持不同觀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指出,"失業潮"一時半會不會來,"沒那么容易,人工智能所能替代的,暫時都還是一些重復性的工作,比如開門、檢票之類,但要真正大量去替代醫生、記者等職業,還言之過早,技術也還沒發展到那個階段。"

他指出,人工智能與產業的結合有很長的磨合期,"機器人復雜的應用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有各種各樣的場景,并非易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表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出現計算機時,美國的工人是反對的,認為計算機會取代人的工作,但事實證明計算機出現了以后,產生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人工智能也是一樣,它取代的是落后的生產力,取代那些重復的、危險的、讓人感到乏味的工作。"

以"無人駕駛"為例,吳澄表示,不是說有了"無人駕駛"系統之后,人就不能開車了,未來的汽車是選擇多樣的,比如路況好的時候,人就可以啟動"無人駕駛"系統小憩一會,"說人類將被人工智能消滅,這是簡單化的誤區,發展人工智能是解放人,而非取代人。"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