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在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后,西部數據已與東芝達成協議,西部數據將領銜財團以174億的價格收購日本科技大廠東芝旗下的半導體業務。日本創新網絡公司、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美國基金KKR分別出資3000億日元,西部數據則出資1500億日元。雙方將于本周四,東芝董事會召開之際正式對外宣布這一收購消息。
至此,這場長達半年之久的“撫養權”爭奪戰就此結束。
撫養權終定案,事件三方能否就此走上“康莊大道”?
眾所周知,為彌補核電子公司西屋電器造成了數十億美元虧損,東芝急需出售業務獲取資金來幫助自己脫離困境。而東芝芯片部門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NAND芯片生產商,其歸屬問題從一開始就廣受行業關注。也因此,開啟了西部數據與東芝長達半年之久的“撫養權”爭奪戰。
如今案繼定,三方未來路會怎樣,我們做個小預測:
東芝
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NAND芯片市場,三星的市場占有率達36%,位列第一;緊隨其后的便是東芝,市場占有率為18.3%;而西部數據則以17.7%的占有率位居第三。
在芯片業務被接手后,東芝勢必要從第三的位置退下來,甚至從此退出NAND芯片的主流市場。但值得東芝期待的是,在芯片業務被徹底接盤后,他們將獲得其期待中的資金,以償還債務,避免下市。
從各國反壟斷審查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算,明年3月,東芝就可以拿到資金,度過這次備受行業關注的危機。
但有消息稱,東芝芯片部門內部對此有異議,甚至有一些資深高管威脅稱,如果最終與西部數據達成協議,他們將集體辭職。對此,東芝方面并未作出回應,但想來他們事后的安撫工作必然不輕松。
西部數據
能夠在漫長的對峙之后收購東芝芯片業務,對于西部數據來說,這無疑是個值得慶祝的勝利。
作為東芝芯片業務的合資公司,西部數據在收到出售消息之初就持強烈的反對態度,甚至因此發起了國際仲裁。
但很顯然,西部數據只是不想因東芝內部問題失去這一可以為其帶去利益的子公司,并不希望與東芝徹底決裂。也因此,雙方關系在上周出現緩和,為達成收購協議,西部數據答應撤銷訴訟。
在收購協議達成后,當前全球排名第二、第三的NAND芯片供應商或將“合二為一”。而西部數據極有可能憑此追評三星,甚至越過三星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硬盤廠商,收購后的芯片業務必將加持其硬盤的研發與生產等,助其重得全球第一大硬盤生產商的位置。
芯片業務
在這場爭奪戰中,東芝芯片業務因其“值錢”被公開拍賣,無疑是最無辜的。
消息稱,東芝社長綱川智將在31日的董事會上正式決定簽訂協議并對外公布,隨后會與西部數據CEO史蒂夫·米利根在最高層會談中敲定收購的細節內容。
可以猜測,該芯片業務在被收購后,為保證業務正常運行,徹底脫離東芝的可能性不大,內部大換血的可能性也不大。而隨著財團的資金加入與業務整合,其很有可能成為全球性能與業務能力最強的芯片生產商。
但不可否認的是,西部數據將獲得其主要掌控權,且其業務方向也有可能跟據西部數據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
鴻海、蘋果、海力士。..。..湊熱鬧者此時或許正在心累中
東芝芯片業務之所以能在行業內引起這么大的關注,且前后耗時長達半年之久,最主要的原因無疑是:它被公開拍賣了,且餓狼極多。
鴻海精密、蘋果、海力士半導體、Broadcom等都曾是競價團的成員之一。鴻海甚至曾欲以3萬億日元的高價競購這一“瑰寶”,而蘋果也欲聯合富士康共同收購東芝的閃存芯片業務。鴻海掌門人郭臺銘甚至表示,如果他們成功收購東芝閃存業務,考慮到日本政府不希望關鍵技術離開日本,東芝可以把其關鍵的半導體技術留在日本國內。
此外,還有消息稱,東芝一直傾向于博通的報價,后者與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銀湖愿聯合出價2.2萬億日元。
但,那又怎樣?
事實上,在收購事宜上,西部數據的出價一直低于博通等廠商。但其手中不僅有合資共建芯片業務這一強大血緣籌碼,還憑借此以法律約束了東芝的進一步行動。即便出價低,也是其他競購廠商的最大勁敵。
如若此次西部數據能夠如愿,相信為此努力過,甚至曾多次做出讓步的廠商和公司療傷所需要的時間不會很短。
總結
不過,最新消息稱,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領銜的一個財團在8月30日給出了新的競購方案,擬以182億美元收購東芝芯片業務。最終如何解決,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