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兒童陪伴機器人千億市場尚未成熟 教育內容或為破局關鍵

時間:2017-08-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兒童陪伴機器人并不是剛需產品,家長的消費習慣也尚未養成。從市場的反饋來看,真正的行業高峰還沒有出現,行業整體也還處于早期階段。兒童陪伴機器人并不是一個偽需求,但在短期內仍將是一個小眾市場。

兒童陪伴機器人并不是剛需產品,家長的消費習慣也尚未養成。從市場的反饋來看,真正的行業高峰還沒有出現,行業整體也還處于早期階段。兒童陪伴機器人并不是一個偽需求,但在短期內仍將是一個小眾市場。

還記得《超能陸戰隊》里的大白嗎?胖身子、小短腿,粉絲把它稱為暖男,因為它實在太貼心了。其實,大白就是一個機器人的模型。在工信部近期一份報告中指出,2017年,預計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接近17%。不可否認,機器人正在逐步滲透到我們的生活里。近年來,兒童陪伴型機器人更是刮起了一股風,這風,可是吹到了家長的心坎里。

當下社會的父母們絕大多數是80后甚至90后,他們工作任務繁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并不多,同時這些年輕的父母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也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投資。因此,兒童陪伴機器人所宣傳的“場景式陪伴”功能很好的貼合了用戶需求。

那么兒童陪伴機器人的目標客戶群體有多大呢?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5年我國幼兒園在園兒童達到4264.83萬人,毛入園率為75%,小學在校生9692.18萬人,入學率99.88%。可以算出,2015年我國處于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兒童數量約為1.54億人。而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落實,這一數字將持續增長。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兒童陪伴機器人的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平均下來,這個市場可以達到千億級的規模。然而這塊餅看著很大,實際能吃到的人并不多,或者說還沒有公司敢說自己“吃得飽”。據業內人士估算,2016年國內兒童陪伴機器人總銷售量大約只有10萬臺,與龐大的用戶數量相比,這一銷售數據實在是慘淡。

為了解兒童陪伴機器人市場的具體情況,億歐采訪了阿凡達機器人的CEOJohnOstrem博士以及其CTO熊瑋。

南京阿凡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專注于兒童陪伴機器人的研究,其聯合創始人兼CEOJohnOstrem博士曾是美國SRIInternational(前斯坦福研究所)的科學家和研究員,阿凡達CTO熊瑋是一名英國留學博士,曾服務于英國Durham大學研究所和政府機構。

在2015年,阿凡達推出其產品——i寶機器人。這款機器人針對3-12歲兒童設計,具有教育、陪伴、娛樂和監護這四個主要功能。身高102米,重量約為12.5kg,胸部嵌有6.0英寸的觸摸屏。相較于其他同類型產品,i寶的特點是具有自然語言處理和人臉識別功能;擁有24個自由度,頭部可旋轉,手指靈活可動;可實現自主避障、人機語音互動、實時模仿人類動作;具有皮膚傳感器。

此外,i寶還有云端應用商店,內部的1000余款應用軟件中免費、付費均有,價格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與大多數廠商的做法類似,i寶采用安卓系統,對第三方平臺開放兩款開發工具(SDK開發包、內容開發者工具)。

阿凡達CTO熊瑋坦誠的告訴億歐,研究兒童陪伴機器人的最大難點在于如何實現真正的“交互”。這里的交互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指人機交互,另一個是人人交互。

第一個方面很好理解,人機交互是目前整個機器人產業最大的攔路虎。很多產品在實驗室測試的時候,機器人的語音系統達到交互的要求,語音識別準確度在90%以上,但是一旦客戶簽收,應用到實際場景,那就是“雞同鴨講”。如果企業不能賦予機器人說話的能力,那在消費者眼中,這個機器人就是不智能的。

第二個方面——人與人交互:阿凡達的研究目標不僅僅是讓兒童與機器人進行對話,在為實現實際上的交流功能,i寶內置了類似微信的“童信”,讓兒童可以添加好友,通過機器人交朋友,和親友保持聯系;家長可以通過手機和兒童視頻通話,也可以遠程遙控i寶,監護兒童。

除了交互外,兒童陪伴機器人的另一個難點在于機器人本體與用戶的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大部分用戶對于機器人的興趣僅僅停留在其物理屬性上,再深一點也就是要求機器人唱歌跳舞講故事,許多深層應用并沒有被實際使用。而用戶又因為機器人無法滿足自己“腦洞大開”的需求,對機器人產品進行各種抱怨和吐槽。

這又何嘗不是目前商用/服務機器人的通病,現在的機器人們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呢?不是為你服務,不是保護世界和平,而是賣萌。億歐曾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對多家機器人制造商進行采訪,聽到的最多的一個形容詞就是“萌”。唱歌跳舞查天氣,這樣的工作各家機器人都會做,若是要求再高一點,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也的確有點強人所難。

總的來說:目前市場上兒童陪伴機器人的硬件水平普遍處于比較簡單的階段,想要有所提升,還需要深厚的技術能力和高昂的成本費用。因此,大部分現有產品都只是在軟件層面進行挖掘;

兒童陪伴機器人并不是剛需產品,家長的消費習慣也尚未養成。從市場的反饋來看,真正的行業高峰還沒有出現,行業整體也還處于早期階段。兒童陪伴機器人并不是一個偽需求,但在短期內仍將是一個小眾市場;

面對同質化嚴重的市場,構建品牌壁壘,開發出具有創新性、差異性的產品是各個企業都需要仔細思考的事情。作為兒童陪伴機器人,從教育內容入手或許是趨勢所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