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動力電池:打響品牌知名度才是長遠計劃

時間:2017-08-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期車企動作頻頻,先有北汽新能源宣布完成111.18億元B輪增資,北汽集團與戴姆勒更是在中德兩國最高領導人的見證下,簽署了50億元人民幣新框架協(xié)議,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

近期車企動作頻頻,先有北汽新能源宣布完成111.18億元B輪增資,北汽集團與戴姆勒更是在中德兩國最高領導人的見證下,簽署了50億元人民幣新框架協(xié)議,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后有福特汽車同眾泰汽車簽署了《關于純電動乘用車業(yè)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有意向成立一家從事純電動乘用車及其零部件研發(fā)、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合營公司。加上早先同大眾汽車50.61億元牽手成功的江淮汽車,越來越多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獲得了國際汽車品牌的青睞,汽車業(yè)的巨頭攜巨資爭相來華做新能源汽車的“洋女婿”。

而根據業(yè)內人士分析,國內新能源汽車出現眾多“灰姑娘”和國家即將實施的機動車“雙積分”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近年來,我國百億財政補貼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快速崛起,但西方車企的戰(zhàn)略重心卻依然偏向于燃油車,隨著歐美等國也將“油改電”的汽車能源改革政策提上日程,提出更高要求的車輛排放標準,甚至表明要在未來禁用燃油車,西方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紛紛開始了搶灘登陸。汽車“雙積分”制度在國內施行已成板上釘釘的事情,為了在今后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繼續(xù)分得“一杯羹”,選擇同國內本土品牌合資建廠,成了當下眾多西方車企應對“雙積分”政策最快捷的方案。

西方車企的涌入,在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注入強大資金流和技術流的同時,也必然會對目前形成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格局造成強烈的沖擊,而動力電池企業(yè)的發(fā)展也將會隨之受到影響。據電池中國網了解,2016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共有140余家國產動力電池配套企業(yè),而國內注冊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yè)數量則遠遠超過這個數量,這也就是說相較于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小而散”的情況更加嚴重,在未來的市場整合中新能源汽車業(yè)的整合相較于動力電池業(yè)將更加殘酷和激烈。伴隨著更多披著“眾泰”、“江淮”外衣的合資車的出現,國內自主品牌面臨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加,而對于汽車這種耐用消費品而言,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決策較慎重,消費者將更多地在車輛的型號、性能、品牌、售后、性價比上作比較,不具備競爭能力的企業(yè),將有可能面臨出局的悲慘命運。而對于動力電池企業(yè)而言,如果下游車企出局,將陷入市場萎縮的危險境地,從而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在今年4月的《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監(jiān)事會第九次會議決議公告》中,一汽通過了一項關于調整未來新能源產品實施地點暨終止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的議案。至此,這項歷經5年,計劃投資43億的新能源汽車改造計劃,最終慘遭終結。而根據乘聯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天津一汽20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7輛。我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變成了一汽的“被遺忘的那五年”,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新能源汽車的“出局者”將尸骨累累。

超威創(chuàng)元總經理孫延先曾表示,動力電池企業(yè)一定要斟酌自己的客戶,一些受到政策刺激,以拿國家補貼為目的,追求短期效益的整車企業(yè),是沒有生命力的,它們是遲早會倒掉的,它們會拖累我們處在上游的企業(yè),是要吸整個動力電池行業(yè)的血的。

今年上半年受到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退坡的影響,整車企業(yè)普遍要求動力電池廠家下調電池價格,下調幅度達到20%,但伴隨著電池材料的漲價,“我可以不賺錢,但你不能讓我賠錢”已經成為部分動力電池企業(yè)同整車廠合作的底線。即便如此,整車廠要求降價的呼聲卻從未停止,部分電池企業(yè)為挽留客戶,降價幅度甚至達到了30%。新能源汽車要同燃油車競爭,形成競爭力,動力電池的成本是必須要降低的,但這需要時間去調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符合當前階段的價格要求,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業(yè)的生態(tài)建設而言是有害無利的。動力電池企業(yè)通過技術手段在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競爭力無可厚非。但過盲目追求市場份額,打價格戰(zhàn),最后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甚至可能成為車企“出局者”的陪葬品。

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不單純是造車成本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車企綜合實力的競爭,對于“吃藥上癮”的整車企業(yè)而言,不能僅僅把目光聚焦在如何降低車輛成本上。盡快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才是贏得未來新能源汽車競爭的關鍵所在。今年上半年憑借ModelS和ModelX兩款車型熱銷占據美國新能源汽車45%市場份額的特斯拉,其ModelS和ModelX價格遠遠高于目前國內市場上熱銷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的價格,不由讓筆者反思“成本控制”真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不二法門”么?

“世界很大,賺錢的地方很多!”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歐美車企同國內企業(yè)合作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便是取經,學習我國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動力電池方面的經驗。西方車企積極同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牽手”,為國內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yè)提供了向世界展示中國動力鋰電的機會。像寧德時代為寶馬配套電池這樣的“水晶鞋”將越來越多,動力電池企業(yè)保證動力電池產品質量,打入國際供應鏈體系,利用國際汽車品牌的美譽度靠,打響動力電池品牌的知名度才是長遠計劃。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