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召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諸多一流機器人產品悉數亮相,向世人展示著一個智能時代的到來。
人工智能、仿人仿生成為重要方向,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認為,在機器人硬件日益趨同和成熟的情況下,機器人的差異化競爭最終將體現在軟件上。對于市場的拓展,業內人士則認為,應更加注重垂直細分領域的深耕。
服務機器人產業前景明朗---
傳感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綜合運用,直接引發了機器人產業在新制造模式和新商業模式的興起及發展壯大。
一批服務機器人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預測,2015—2018年期間,個人及家庭用服務機器人的全球銷量將高達2590萬臺,市場規模將達到122億美元。
推出兒童陪伴機器人i寶的南京阿凡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阿凡達”)市場總監黃婷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阿凡達決定從擬人的兒童教育機器人切入,另辟蹊徑。據了解,i寶機器人的胳膊和手指可以類人運動,i寶還擁有兒童的自然語言理解系統。
另外,阿凡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有很強的意識,目前,i寶擁有知識產權30多項,包含機構、軟件、外觀等諸多方面,i寶機器人擁有智能自然語言理解系統。
黃婷鈺還對記者坦言,機器人在模仿人類情感的算法、人工肌肉等方面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突破。
記者在某知名電商平臺輸入智能機器人,僅涉及兒童教育的品牌就達60多家,如科大訊飛、雷動云合、UBTECH優必選、能力風暴等。在兒童教育領域,機器人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然十分激烈,有機器人企業于是將目光瞄準了另外的細分領域。
深圳市祈飛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祈飛科技”)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就選擇了智慧零售領域作為發展方向。該公司今年推出了人形設計的果汁機器人,專門放在橙汁機中,用來替換原來的自動化生產線,整個操作過程是全透明的。
祈飛科技執行總裁唐波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果汁機器人能對橙子進行圖像識別和全方位的數據監測,從而把控質量。另外,果汁機器人還能自主削皮以及用高溫蒸汽對橙子進行自動清洗。與上一代智能橙汁機相比,果汁機器人的應用不但減少了整個橙汁機的制造成本,也減少了運營商的人力成本。
將機器人用在橙汁機僅僅是計劃的第一步。唐波表示,未來祈飛科技還會把這個機器人應用到智慧零售的各個環節,比如沖咖啡、奶茶、賣水等,替代或部分替代便利店店員。他還強調,“做服務機器人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具體的應用領域,盡量做到垂直和細分,這必須是一個不斷細化、不斷專注的過程。另外,一定要找到市場爆發點,產品要能滿足市場真實需求、能產生市場效益。”
拓寬應用領域實現差異化競爭---
我國的機器人產業雖然發展迅猛,但是與成熟產業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該產業目前面臨的情況是:技術產品不夠豐富、產業規模總體偏小,應用領域還很有限,尚不能有效滿足先進制造業和人們生活的需求。
記者在機器人大會現場看到,服務機器人“同質化”現象嚴重,另外,很多機器人在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方面的表現尚不盡如人意。
對此,黃婷鈺認為,機器人似乎尚未找到技術、市場等的突破口。在技術方面,比如:人工智能的算法需要逐步接近人類思維,機器人的自主學習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等。機器人在做家務等方面的能力仍然不夠,這導致其可有可無的定位,要讓其成為人們生活的剛需品還有很多方面要努力。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則是要尋找到更適合的細分領域的市場切入口。
唐波也從機器人研發商的角度,談到了機器人在商業化應用方面的關鍵點。他認為,任何一個技術如果不能馬上商業化,這個應用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而北京力康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劉雪楠也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需引導行業“脫虛就實”,真正讓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經濟”,并構建成熟的商業模式。
據了解,康力優藍的“智能機器人生態定制開放平臺”、“UROS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和“商業實體服務機器人”等模式,為國內目前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提供了一整套通用的、可擴展的、智能化的智能生態服務解決方案。
康力優藍還向銀行、科技館、少年宮、房地產、商場、餐飲娛樂等行業領域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
劉雪楠表示,“服務機器人可以用四個詞進行拆解:智能、服務、機器和人。智能與機器是偏于技術,服務和人偏于應用。機械不是重點,服務是突破的重點,基于特殊場景應用的服務及AI的建設會是重點,人性化建設也是重點?!?/p>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