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珠西之變:掘金裝備制造業

時間:2017-08-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8月28-30日,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廣東佛山舉行,這是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的一場最強盛會,該區域所有龍頭企業都會齊聚一堂,展現自己在行業里的競爭力。

8月28-30日,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廣東佛山舉行,這是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的一場最強盛會,該區域所有龍頭企業都會齊聚一堂,展現自己在行業里的競爭力。

2014年10月,廣東落子珠江西岸,規劃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到2017年,已納入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韶關、云浮和順德區為“八市一區”。兩年多來,珠西裝備制造產業帶蓄能初見成效,各項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上半年,珠西“八市一區”實現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503.1億元,增長14.2%。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幫助下游產業完成轉型升級,珠西裝備制造產業帶完成了關鍵起步。在產業政策和產業專項資金引導下,珠西地方政府亦在不斷的摸索中,逐漸找到合適自身的裝備制造業之路。

半個月前,廣東江門地爾漢宇(300403,股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華山拿出1000萬元獎勵公司研發團隊。因為純電動汽車的充電樁、驅動電機已研發出來,這意味著企業轉型有了階段性成功—他幾年前為研究汽車結構買下的七臺特斯拉沒有白費。

過去10年,這家主要生產家電核心部件的企業發展迅速。最鼎盛時,世界上每賣出10臺洗衣機或洗碗機,就有3臺采用了地爾漢宇生產的排水泵。行業遭遇天花板以后,這家公司開始轉型做純電動汽車核心部件生產商,圍繞伺服電機技術、驅動控制技術等先進裝備的核心部件展開研究。

從行業隱形冠軍到先進裝備核心部件的生產商—在珠江西岸,類似企業數量眾多。近兩年,產業升級的需求加上政策的引導推動,圍繞先進裝備制造開拓市場的企業越來越多。

2014年10月,廣東省出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將珠西六市一區(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和順德區)劃入產業帶建設范圍。此后,韶關和云浮的加入使得珠西裝備制造產業帶擴大到“八市一區”。

“珠西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是產業升級的重要表現,它不僅是本身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還是下游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中國機械工程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曾多次到珠三角調研裝備制造業,他這樣對時代周報記者總結。

兩年蓄能初見成效

2015年1月,廣東省政府印發《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2015-2020年)》(下稱《規劃》),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產值2.2萬億元左右的、在全國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規劃》指出,珠江西岸已發展成廣東重要的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裝備制造產業體系,但與國內外裝備制造業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弱、骨干企業少、系統集成能力較弱,以及尚未形成以主機制造為核心的產業鏈等方面的不足。

產業帶布局的背景不止于此。相比長三角等地區裝備制造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或改革開放前就開始起步,珠西裝備制造業發展是最近20年的事情。同時,近幾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進入調整期。

石勇認為,裝備制造業是一個根植性很強的行業,需要長時間積累。在他看來,過去兩年珠西正是為裝備制造業發展積蓄能量。“就像每天賺100塊,你可以花掉,也可以存起來。”

如今來看,珠西蓄能初見成效。2013年,珠江西岸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725.7億元。到2016年,僅佛山市裝備制造業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28.79億元。

各項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2016年增加值連續三年增長超過了11%,比同期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都高出了約5個百分點。2017年上半年,珠西產業帶“八市一區”實現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503.1億元,增長14.2%。

裝備制造業在珠三角特別是珠江西岸的加速集中,推動廣東裝備制造業實力增強。近五年的數據顯示,廣東省裝備制造業稅收比制造業稅收年均增速高3.2個百分點,且廣東裝備制造業稅收占制造業稅收比重近五成,在全國領先優勢明顯。

石勇認為,從產業鏈完整程度、創新能力、制造能力等要素考慮,目前長三角和珠江東岸仍處于裝備制造業第一梯隊,但珠西的生態體系正在不斷完善,已上升到第二梯隊的中間位置。

民企成關鍵技術突破先鋒

陳春生手里揮舞著一片陶瓷手機顯示屏向來訪者展示,他是廣東科杰機械自動化有限公司的銷售中心副總經理,但科杰機械并不生產手機屏幕,而是向手機屏生產商出售機器,一種可快速精確加工手機屏幕的重型機械—高速數控雕冼機。

“目前我們的機器能夠滿足世界上任何手機品牌的需要,因為我們已經解決了難度最高的需求。”陳春生自豪地宣稱。據他介紹,科杰機械生產的工作母機,完成了全國1/3的品牌手機蓋板的加工量。

科杰機械在機床制造領域不斷制勝的秘訣是技術上的精益求精。“我們沒有往大而全的方向發展,而是把其中一塊做到非常好,做到別人的技術比不上我們。”科杰機械銷售總經理李長喜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同時,這種技術上的焦慮也一直伴隨企業。“未來的挑戰還是機械加工精度上的提升、提升、再提升。”

改革開放30年,以“整機帶動零部件”發展的道路推動中國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但規模發展起來了,基礎技術和基礎零部件發展并沒有被帶動起來。“大而不強”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基本現實。石勇就曾多次呼吁,中國制造業要“由大變強”,必須把制造基礎技術和關鍵基礎零部件的發展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這一局面正逐漸改善,珠西的民營企業開始成為突破關鍵技術的一股核心力量。如珠海歐比特(300053,股吧)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是全中國首家成功研制出基于SPARC架構的SoC芯片的企業,也是全國首個自主研發衛星星座“珠海一號”的民營企業。

與之相距不足100公里的佛山市宏石激光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五軸聯動激光切管機不僅突破了國外對五軸聯動技術的壟斷,還是國內切割速度最快的激光切割機,比同行業產品提速200%。

在工業機器人制造領域,成本占比超過60%的減速器和伺服系統等核心技術長期被ABB、安川等國外工業機器人品牌壟斷,但不少來自珠西的企業雄心勃勃,正努力改變這一局面。

美的集團通過收購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國庫卡,快速切入裝備制造領域。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顯東則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目前格力已實現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的全部自主研發,產品達到市場使用要求,并保持月生產能力100臺左右。佛山華數機器人生產的機器人國產率超過80%,最長服役時間已達1.8萬小時,產品穩定性表現突出。

民營企業在中國“裝備時代”烙下了印記。宏石激光副總經理劉洋認為:“世界應該轉變過去的‘中國制造’觀念,重新認識‘中國智造’。”

市場與政策形成合力

先進裝備制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規劃》提出之初,就肩負提振珠西和調整廣東省產業結構的雙重使命。

兩年過去,調結構的作用初步顯現。以中山為例,過去中低端的小型制造業在工業總產值的占比逐步下降,裝備制造業已成長為中山市第一大支柱產業。根據中山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共808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7.15%;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3.39%,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從產業規模來看,中山不及佛山的龍頭地位,但產業結構優異,涌現出一批“專、特、精、高”裝備制造企業。目前,中山41家裝備制造龍頭骨干企業納入省重點培育名錄庫,占總數的(112家)36.6%。如廣新海事重工正在建造中國首個帶動力定位的自航自升式平臺;立體光電自主研發出全球第一臺LED無封裝芯片貼片設備;明陽風電年產值過百億元,成為國內首家在美國上市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

對于這一發展局面,中山市經信局局長徐成彬認為,是因為在原有較好的產業基礎上,加以正確的產業定位、政策引導所形成的合力。當中2015年推出的扶持政策功不可沒。其中一條規定,“中山企業購買本地工作母機企業產品用于生產,按不超過購買價格的30%給予補助”。

“一下激起了強大的市場活力。”徐成彬說道。僅2016年以來,中山市共有432個項目獲得此次市財政資金扶持,獲得扶持工作母機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20億元,同比增長約25%。

繼2015年出臺《佛山市扶持企業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實施方案》兩年后,佛山宣布“接力”扶持,首次對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購置機器人、以自有資金購買機器人或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等情況給予多種扶持辦法,最高一次性可獎勵800萬元。

“這份目前尚在征求意見的方案一旦出臺,將是近年來佛山針對機器人應用行業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6年8月,廣東省政協曾組織專項調研組赴珠西調研裝備業,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李迪是其中一員。她評價“中山進步挺大”,其中一個原因是,產業專項資金在中山得到了有效利用。

根據中山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2015-2017年,由廣東省經信委連同財政廳等部門設立的100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中山市獲得并消化15.2億元,有效拉動中山市力勁機械有限公司、立信門富士紡織機械(中山)有限公司等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

8月11日,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光電”)在深圳創業板掛牌上市。其董事長龔俊強對徐成彬感慨萬千地說道:“當初多虧了這1000萬元。”原來,兩年前聯合光電因研發非球面鏡頭曾遭遇資金困局,后因中山市政府為其申報獲得1000萬元省級產業扶持資金,才最終渡過難關。

有產業政策,有產業專項資金,如何具體將之精準對接到企業需求,同時不造成對市場秩序的干預,這同樣是技術活。過去兩年,珠西地方政府正在逐漸找到合適自身的裝備制造業之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