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進度加快,還需要駕照嗎?

時間:2017-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現在在街頭偶遇自動駕駛汽車的幾率還不大,但未來幾年內恐怕它們就會成為街上的常客,你可能也會每天乘自動駕駛汽車出行。

雖然現在在街頭偶遇自動駕駛汽車的幾率還不大,但未來幾年內恐怕它們就會成為街上的常客,你可能也會每天乘自動駕駛汽車出行。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不用忍受嚴寒酷暑和教練責罵去考駕照了?

其實如果你住在倫敦格林威治,那么在街上見到食品外送機器人的機會還挺多的,這些小家伙工作起來勤勤懇懇,只是速度不太高,只有6.5千米/小時。

在巴黎和赫爾辛基,你會見到自動駕駛公交在運送乘客。

美國科羅拉多則成了重型自動駕駛卡車的見證者,Otto(已被Uber收購)的測試車拉著5萬罐百威啤酒在高速公路上來了次120英里的遠征。

毫無疑問,世界各國都在朝著早日實現自動駕駛的目標努力。

不過除了討論自動駕駛汽車什么時候才能普及,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關鍵問題:如何保證行人、人類駕駛員和騎行人員的安全?

一個沒了眼神交流的世界

據雷鋒網了解,全球參與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已達上千輛,但到了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大幅暴增至1000萬臺。

不過與全球十多億輛傳統汽車的保有量相比,1000萬輛依然是九牛一毛。

因此,如何處理好自動駕駛汽車與其他交通參與者的關系就成了一大挑戰。

經過多年努力后,雖然研究人員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完全不需要人類干預的自動駕駛汽車還是沒有出現,工程師們也依然在為各種挑戰尋找解決方案。

其實在現有的交通環境中,司機與行人的交流已經非常有效,只需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雙方就能憑直覺做好避讓工作,但對于機器來說,想學會這種能力可不容易。

除此之外,天氣可能也會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造成影響。

同時,自動駕駛汽車還得學會偶爾使壞,“違反”一下交通規則。如果救護車呼嘯而來,自動駕駛汽車必須學會讓路,無論是否會造成壓實線變道等違規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自動駕駛汽車現在還處于測試階段,未來它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另外,在測試階段發生的多次事故(多數都是人類的錯誤)也時刻提醒我們,遵章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可能也會被別的車輛給“拉下水”。

全球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進度大匯總

1.2019年起,自動駕駛汽車就將正式在英國上路測試;

2.新加坡和匹茲堡都有了自動駕駛出租車,一個自動駕駛卡車車隊還成功完成了穿越歐洲的壯舉;

3.谷歌在加州的測試車輛已經相當成熟,平均每隔5000英里才需要人類駕駛員介入一次;

4.沃爾沃的傳感器可以識別瑞典馴鹿,但在澳大利亞袋鼠面前卻無能為力;

5.為了保護司機的工作崗位,印度政府反對自動駕駛測試。

數億英里的不懈測試

監管部門試圖用法律框架來保證自動駕駛測試安全進行,但這可能還不夠。

蘭德公司智庫認為,要想證明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員更少犯錯,我們恐怕要進行數億英里的路測,耗時達上百年。

目前,我們還沒有針對自動駕駛汽車設立國際安全標準,每個國家都各自為戰。

不過,也有人支持各國根據自己的交通情況量體裁衣,許多人甚至希望分城施策,讓自動駕駛汽車更加本地化。

雖然百花齊放能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速度,但最終想達成一致恐怕很困難。

自動駕駛汽車會為我們帶來什么?

1.人們可能會放棄購買私家車,完全靠打車出行;

2.整體運行車輛的減少能釋放出大量停車場等公共用地;

3.如果做什么都要靠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加重擁堵和污染;

4.打車時代的到來可能會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出行體驗;

5.交通違法罰款消失后城市收入可能會大幅降低;

6.司機們可能需要下崗再就業了。

還是先考個駕照吧

另一個還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事關道德,它就是經典的“電車難題”,在危急時刻自動駕駛汽車到底是要犧牲乘客救路人,還是犧牲路人救乘客?

即使將這個問題交給人類駕駛員,恐怕他們也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因此,在這個問題完全解決前,恐怕廠商還是會給車輛安裝方向盤和剎車踏板。

所以說,我們還是需要考個駕照,以便在緊急時刻能夠操控車輛。不過,這也意味著酒駕和開車分心等問題還是會存在。

同時,安全帶和氣囊等安全配置也一個都不能少。自動駕駛能大幅降低事故率,但沒有技術是完美的。

如果盲目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我們會不斷重復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各種錯誤,比如為了修新路破壞城市布局,在郊區建購物中心讓低收入者寸步難行。

不過,如果我們能繞著這些錯誤走,就能減少擁堵和污染,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即使你用上了自動駕駛汽車,還是要坐在駕駛座上以防萬一。因此,還是先考個駕照吧。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