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淺析制造業邁向工業4.0面臨六大難題

時間:2017-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市場調研公司Frost&Sullivan從進步的快慢把企業分成三大類,第一類企業礙于資源不足,例如缺乏時間和金錢,

市場調研公司Frost&Sullivan從進步的快慢把企業分成三大類,第一類企業礙于資源不足,例如缺乏時間和金錢,連數字化都不敢考慮,第二類企業選擇性的嘗試部分概念性驗證(PoC),第三種企業透過無數的概念性驗證,以及5萬~500萬美元預算來擁抱工業4.0。無論哪一種企業,展開數字轉型時難免會面臨下列六個難題。

為了成功邁向工業4.0,制造商必須把信息科技(IT)視為金母雞,以提高資本、資產和營運的效率。市場調研公司Frost&Sullivan強調持續的創新,同時指出制造業勢必會面臨的六大難題。

據EBNOnline報導,Frost&Sullivan從進步的快慢把企業分成三大類,第一類企業礙于資源不足,例如缺乏時間和金錢,連數字化都不敢考慮,第二類企業選擇性的嘗試部分概念性驗證(PoC),第三種企業透過無數的概念性驗證,以及5萬~500萬美元預算來擁抱工業4.0。無論哪一種企業,展開數字轉型時難免會面臨下列六個難題。

第一個關鍵議題是擁有未來工廠的愿景。制造商必須了解,勇于采用新生產模式和技術,可以將產品生產周期數字化。如此一來,誠如Frost&Sullivan所言,未來生產線幾乎不用人為干預,機器可跟人類并肩合作,大多數人力只須待在控制室監督,充分實現人員、流程和科技的整合。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制造商必須數字化舊資產,把內建系統生產技術連接智能生產流程和端對端制造流程數字化,進而實時追蹤產品質量、降低不良質量成本(COPQ)和實現以客戶為本的創新。

第二個關鍵議題是轉型技術。特別是數據分析和3D打印,后者可結合數控機床(CNC)共同支持積層制造創新。Frost&Sullivan預測這些技術會淘汰傳統營運模式,從反應性維護邁向預測性維護(PM),同時支持全新的商業模式,從販賣具體商品迎接販賣“效能即服務”。

第三個關鍵議題是促進合作。這包括多元拓展供貨來源,在天災來襲時格外重要,否則供應鏈恐重演日本海嘯的斷鏈悲劇,導致科技廠商難以取得電子零件。此外,人工智能(AI)亦可應用于供應鏈,以解決見面機會減少的問題。

第四個關鍵議題是網絡安全。資安疑慮妨礙部分制造商采用聯網工廠,不妨考慮成立IT/營運科技(OT)績優中心(CoE),從30年來IT安全技術發展取經,進而提高制造業網絡安全。

第五個關鍵議題是建立新一代領導。Frost&Sullivan發現,組織文化、企業領導和投資報酬率(ROI)概念是對制造轉型的三大限制,因此,執行長和高階管理階層必須完全內化工業4.0,領導人要勇于接納新行為、新組織和新策略,例如以未來為導向的領導行為和心態。

最后是改變勞動力的動能。隨著勞動力老齡化,這些工作遲早要交給Z世代,培訓刻不容緩,未來的工作還會需要更多跨職能的技能。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子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