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縱觀國內外傳感器市場以及行業應用

時間:2017-07-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全球約有2.6萬余種類型,隨著新材料技術和敏感機理的創新,新品種和類型會不斷出現。

目前,全球約有2.6萬余種類型,隨著新材料技術和敏感機理的創新,新品種和類型會不斷出現。

我國約有1.2萬多種,不足全球的1/2,大多為常規類型和品種,在醫療、科研、微生物、化學分析等特種高端領域仍有大量品種短缺或空白。傳感器技術正快速向多功能、技術復合與集成,以及微型化、模塊化、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發展。

如今,全球從事傳感器研制與生產廠家約為6500多家,其中美國、歐洲、日本均超過1000家、俄羅斯800多家,其它國家和地區2700多家。

在市場銷售方面,美國居首位,占總銷售額的35%,日本約占20%,德國約占15%。三國的銷售總額占據了世界市場的70%。未來五年,傳感器市場增長率將超過15%(仍然是高增長行業)。

據行業統計和預測,我國已有1700余家企事業單位從事與傳感器的研發與生產,門類基本齊全,可產品化的達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年總產量超過600億只。2014年,我國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2015年突破1200億元,2016年突破1300億元。

無論汽車、艦船、高鐵、航空航天飛行器,還是移動終端、機器人,都是多技術融合與聚集的“平臺”,也是安裝傳感器的“平臺”,其性能的優劣取決于裝了多少個傳感器和安裝了什么類型的傳感器。例如,機器人有內、外傳感器之分,內傳感器就是內部關節與機構之間的活動協調關系,需通過傳感器獲取大量數據并傳輸;外傳感器是通過“五官”窗口來獲取環境數據信息,通過傳感器獲取聲音、溫濕度、壓力、流量、磁場、氣體、形態圖樣等各種參數指標的變化,來監控自身運行和安全狀況。

因此,安裝的傳感器種類與數量越多,獲取外界的信息數據就越多,結合軟件分析模型,其“平臺”的智能化水平和智慧程度就越高,服務功能就越強大。正如兩院院士陳俊亮所說,物聯網時代正向我們走來,過去人們所幻想的萬物聯網、智能社會的圖景,如今正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逐步成為現實。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