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汽車行業的下一幕不但要將主動安全技術部署在車外空間,對車內的監控也是同等重要的。”3D圖像傳感器公司Vayyar聯合創始人兼CEORavivMelamed如是說。
提到自動駕駛車的3D環境感知,人們幾乎會將視線放在車外。但就在幾天前,這家以色列的圖像識別公司卻準備挖掘自動駕駛車內傳感系統的潛在市場空間,并發布了面向車內環境感知的新產品。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Vayyar,是一家坐標以色列的3D圖像感知技術公司,此前,他們的3D感知技術已經實現了穿透不同材料、感知液體,以及繪制3D模型等場景應用。當地時間7月13日,Vayyar宣布發布新一代傳感器產品,將面向汽車及自動駕駛市場銷售。該產品支持開創性的主動安全功能,能更加高效地管理車內環境,并增強自動駕駛車輛安全性。
在切入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前,成立于2011年的Vayyar已經在3D環境感知技術上形成了一定產品基礎。Vayyar產品的一大特點,就是適用性強,一個單獨傳感器就能執行復雜的感知功能,而這在之前通常是由一系列傳感器和技術融合才能完成的。同時,Vayyar傳感器價格較低、便攜,并能適應強光等各種工況。之所以能夠實現這樣的產品功能,雷鋒網通過外媒了解到,是因為其傳感器的感知原理并非基于光學圖像,但更多細節未知。
“汽車市場正處于技術變革浪潮的前端,隨著車輛向自動駕駛和自主導航發展,我們的車輛需要實時、準確和全新的信息感知技術來掌握周邊發生的一切,而這種技術的應用,在車外和車內都不可或缺,”Vayyar聯合創始人兼CEO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我們相信,汽車行業的下一幕將提供對車外環境障礙物檢測等更安全的感知技術,而對車內乘客的健康和安全監控也會同等重要。”
3D傳感器如何為車內安全保駕護航?
具體而言,Vayyar嵌入式的3D傳感器通過掃描車輛內部,會實時構建車內環境畫面。通過對畫面的監控,以及關鍵特征的提取,傳感器可以發揮對駕駛員和其他乘客的預警功能。
例如,駕駛員在打瞌睡,或是有人將嬰兒或寵物留在車內,諸如此類場景,傳感器都將進行識別和發出預警;在發生車禍后,3D傳感器可以對車內生存者狀態進行感知,并將信息發送給負責急救的工作人員;而在自動駕駛狀態下,Vayyar傳感器可以創建3D環境圖像,告知自動駕駛車輛車內的乘客數量,在面臨事故前還可以根據車內座椅位置和乘客體型優化安全氣囊的彈出時間和部署情況。
為自動駕駛而生:360度車內和車外環境感知
除了車內環境控制,Vayyar的傳感器產品還能用于車輛盲點監測等場景中,例如識別附近障礙物、自行車,以及距離較近的車輛等,還能用于自主泊車,提供周邊大小型車輛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信息。此外,據Vayyar表示,他們的傳感器能兼容多種環境工況,如黑暗、強光、高溫、霧等,這使得他們的產品具備更高等級的安全可靠性能,為自動駕駛車的各種環境感知場景賦能。
從更大的產業布局來講,Vayyar希望的,是能通過自己的傳感技術,為未來各種人機交互工作場景提供更大的安全支持,這個機器,可能是自動駕駛車,也可能是其他工業機器人或是鏟車、升降機等。
優化貨運管理
貨運業也是一個前景可觀的市場,據雷鋒網了解,Vayyar還將自家的3D傳感器產品用在了貨物體積監控,和提高貨運管理效率上。具體而言,將傳感器置于貨運車內,3D傳感器就會自動為貨車廂的可用空間建模,并計算車廂內貨物分布。在運輸途中,傳感器還可通過實時的貨物動態監測,在貨物可能受損時發出預警。而在面向卡車甚至火車等貨運場景時,Vayyar傳感器的數字化計算水平還會提高一個量級,從車隊管理層面上進行貨運的優化管理。
據市場分析機構ResearchandMarkets近期報告顯示,全球3D傳感器市場正呈現年復合增長率17.4%的爆發趨勢,截至2025年,全球3D傳感器市場總額將達到近120億美元。而Vayyar自2011年切入3D圖像傳感器市場,是一家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創立之初曾因乳癌檢測傳感器聞名。
從那時起,Vayyar逐漸將3D傳感技術應用在更廣泛的場景中,如智慧家庭、智能樓宇、建筑業、機器人,以及VR、AR等等。
目前,Vayyar已經得到了包括WaldenRiverwood、BatteryVentures等多家機構投資,切入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將是這家3D傳感器廠商值得期待的一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