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0日,安徽亞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濉溪縣投資建設的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這標志著該公司首批投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成功落地。光伏發電給當地帶來哪些好處?亞投新能源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其發展的愿景目標有哪些?帶著這些疑問,7月12日下午,本報記者走進濉溪新經濟產業園,專訪了坐落于此的安徽亞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禮。
“光伏產業在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有效減少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是未來引領新能源發展的方向?!睆埫鞫Y開門見山地介紹說。目前,亞投新能源在濉溪注冊成立只有短短半年多時間,就已經建成了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刷新了項目建設的新速度。
接過張明禮遞給記者的一份最新企業簡介上顯示:安徽亞投新能源隸屬于北京亞投國際,于2016年11月在濉溪縣注冊成立,注冊資金2500萬元,是濉溪縣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的一家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該公司致力于光伏能源、生物質能源、風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推廣,專注于集中式、分布式電站的一體化建設,并提供設計、施工、調試、驗收、運行及維護等方面長期穩定優質的專業服務。
來濉溪縣投資之前,張明禮在山東濟南和北京都有自己運營多年的企業。今年38歲的張明禮,是濉溪縣臨渙鎮人,2000年從鄭州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后,做過生產一線工人、商品推銷員等多個工種,2004年開始走上創業之路。
2016年,在一次回鄉探親的過程中,他了解到家鄉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有部分貧困村安裝了太陽能光伏電站。這猛然間讓他聯想起,在山東農村,幾乎30%的農村家庭都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組件,進行發電自用或上網售電帶來收益。
敢想敢干,是張明禮多年來創業的一大特點。當年11月,張明禮在縣有關部門領導引薦下,開始著手注冊企業、申報項目,連天加夜準備各項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年底前不僅公司注冊成立了,還在市、縣發改部門成功備案了10.3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
公司成立了,項目落實了,張明禮廣納賢才,招聘濉溪本地20多名有志青年,充實到市場、工程、管理、運營、綜合等公司各個部門,全力以赴開展業務。
經過半年來的努力,在濉溪縣及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亞投新能源完成投資近2000萬元,在包括企業、學校、糧站和農戶等不同類型的建筑屋頂建設了總容量15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多個,其中包括雙林工貿400千瓦、正興飼料400千瓦、匯佳學校300千瓦、五鋪糧站300千瓦、丁樓新村100千瓦,這些項目于6月30日前全部成功并網發電。
張明禮告訴記者,以一戶5千瓦的光伏電站為例,全年日照1500個小時,可發電1萬多度,年收益7000多元,按照30年的收益期計算,可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而投資只要3萬元。
談到下一步發展,張明禮向記者透露,亞投新能源即將實施海孜糧站、任集糧站、王廟糧站等光伏發電項目,利用他們大面積的建筑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組件,發展光伏新能源,年底前可完成10.3兆瓦的備案量。從明年起的今后5年內,亞投新能源還計劃每年投資2億元,通過“光伏+建筑、光伏+農業、光伏+交通、光伏+工商業、光伏+汽車、光伏+市政”等模式,年運營新能源電站20兆瓦,年均發電3000萬度,為節能減排和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亞投新能源還有一個回饋家鄉的暖心計劃,就是到企業成立3周年時,拿出企業的大部分收益成立教育基金會,用于資助淮北及濉溪縣貧困學子,助力家鄉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談及回報家鄉,張明禮目光中充滿了溫暖。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