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國產大飛機C919、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這些耳熟能詳的國家重大科技進展的背后,離不開數控機床的飛速發展。
記者26日從科技部組織召開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數控機床專項")成果發布會上獲悉,自2009年數控機床專項實施以來,已經累計申請發明專利3956項,立項國家及行業標準407項,研發新產品、新技術2951項,新增產值約706億元。
數控系統是機床裝備的"大腦",是決定數控機床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價格的關鍵因素,也是制約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發展的瓶頸。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表示,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2009年,科技部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啟動實施"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至2016年,專項共安排了課題562項,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投入91.14億元。"
經過8年的發展,數控機床專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國重點領域國產制造裝備取得重要突破,國家戰略需求滿足度實現大幅提高:航空領域,8萬噸大型模鍛壓力機和萬噸級鋁板張力拉伸機等"大國重器"的成功研制,標志著我國航空型材制造步入世界先進行列;航天領域,大型貯箱成套焊接裝備、大型強力旋壓設備、自動鉆鉚設備等航天特種制造裝備,為長征五號、天舟一號等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僅如此,羅俊杰介紹說,"一些國產制造裝備還實現了出口,在汽車領域,我們的大型覆蓋件自動沖壓生產線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并成功出口美國9條生產線,包括美國福特都進口了我們的覆蓋件沖壓線。"
專項技術總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盧秉恒院士表示,在數控專項的引領和帶動下,形成了涵蓋航空航天、汽車、機床等重點領域的十大標志性成果,基本代表了我國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研發與應用的最高水平,先后為核電、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專項,以及新型戰機、運載火箭等國家重點工程提供關鍵制造裝備。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