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模具開辟汽車制造領域新應用

時間:2017-06-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早于2015年的JECWorld展會中,一副3D打印的大型復合材料鋪層模具吸引了眾多眼球的關注。

在航空應用領域黯然褪色的3D打印的模具,在汽車制造中又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早于2015年的JECWorld展會中,一副3D打印的大型復合材料鋪層模具吸引了眾多眼球的關注。它由隸屬于法國南布列塔尼大學的Plateau復合材料技術中心開發,目標是盡可能快地創造出部件。這副3D打印的模具,組合了增材制造(簡稱“AM”)、機器人自動化纖維鋪放(簡稱“AFP”)和其他一些加工技術。這一概念壓縮了部件的設計、工裝的制造、機器人的編程和部件的鋪層等總體時間。

該大學教授YvesGrohens介紹說:其團隊與標致雪鐵龍公司就208示范車型的車頂部件展開了合作。參與合作的伙伴包括:

?機器人系統供應商Coriolis復合材料技術公司;

?SMM公司,該公司采用增材技術來制造工裝。

這一想法源于stl、igs或其他源文件格式的CAD虛擬部件,它與3D打印機器和自動化的帶材鋪放編程相兼容。采用部件的CAD文件,模具的設計和形狀即被開發出來。接著,SMM公司著手對其進行打印。在SMM公司的大型Fortus900FDM機器上,模具被打印出來。與此同時,Coriolis公司開發出了適合的部件鋪層和AFP機器路徑規劃。

由Stratasys公司提供的Fortus900FDM增材制造設備,擁有大約1m3的有效構建空間,總的構建時間大約是100h。Stratasys公司為該打印提供了聚碳酸酯粉末,雖然無纖維增強,但仍然實現了足夠的剛性和熱穩定性。Grohens說:雖然這一示范工裝采用的是聚碳酸酯,但對于實際生產而言,可以采用聚醚酰亞胺(PEI)Ultem材料來制造,以滿足180℃的更高固化溫度和更高壓力應用需求。針對這款示范模具,實際的固化溫度被限制在140℃。打印完成后的模具重量是14kg,無需對其進行任何類型的處理。然后,立即將模具放到Coriolis機器人頭部的下方,采用6.5mm寬的碳纖維/環氧預浸帶進行部件鋪層。

Grohens介紹說:這種“一天即可完成的鋪層工藝”,第一次取得了成功,這是因為:模具構造、部件設計和機器人加工等,是在同樣的數字空間中同時被開發出來。如果采用機加工的金屬模具,要求對部件進行試制,以確保正確的鋪層,這一過程至少要花費兩個月的時間。雖然未經處理的模具沒有對部件的鋪層和固化帶來麻煩,但模具表面有點粗糙。所以,在后來打印的模具表面上,采用了一種環氧涂層進行處理,從而減少了粗糙度,提供了更好的表面效果。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