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9日下午,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ISC2017國際高性能計算大會上,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力以及每秒9.3億億次的持續計算能力奪得世界超級計算機冠軍,并且和“天河二號”第三次攜手奪得前兩名。這次榜單的第三名是來自瑞士國家超算中心的升級版PizDaint,美國超算則20年來首次無緣前三。
那么,站在世界之巔的“神威·太湖之光”究竟“神”在哪里?再次問鼎TOP500榜首對于我國超算領域發展又有怎樣的意義?
“神威·太湖之光”TOP500三連冠
三招“必殺技”:“太湖之光”顯神威
超級計算機新科世界冠軍——“神威·太湖之光”位于江蘇省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它是一套非常宏大的計算機系統,由四十余個高度集成的機柜組成,是名副其實的“最強大腦”。那么,作為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拿下TOP500冠軍的過人之處有哪些?中科院計算所張云泉研究員為我們進行了解讀,“必殺技能”有三招。
第一招——速度較量,唯快不破。張云泉表示,“神威·太湖之光”的峰值運算速度已經達到了每秒12.54億億次,其一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于全球72億人口同時用計算器連續不間斷計算32年,這是全球第一臺運行速度超過10億億次/秒的超級計算機。同時,其持續計算速度達到了每秒9.3億億次,是此前的世界冠軍“天河二號”的3倍,是目前世界上持續計算能力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在超級計算機基準程序Linpack測試中,“神威·太湖之光”僅用4小時就完成了“天河二號”20多個小時才能完成的運算任務。也就是說,“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速度和計算能力都“完勝”此前的“天河二號”,這個世界冠軍實至名歸。
“神威·太湖之光”性能參數
第二招——最強大腦,中國芯。“神威·太湖之光”之所以擁有世界最快運行速度,當然還要歸功于其強大的硬件支持。張云泉介紹說,超級計算機主要是依靠提高并行度和設備的規模來提升計算速度,“神威·太湖之光”擁有超過1000萬個處理器核,遠遠超過天河二號的300多萬個,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其運算規模和并行度。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神威·太湖之光”是首次完全用“中國芯”制造的中國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此前“天河二號”使用的是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和XeonPhi協處理器。作為“最強大腦”的“中國芯”,“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這個只有5厘米見方的小小薄塊,它集成了260個運算核心,數十億晶體管,達到了每秒3萬多億次計算能力,單芯片計算能力相當于3臺2000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40960個“中國芯”同時工作,讓“神威·太湖之光”登上了世界計算巔峰。
圖4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
第三招——綠色節能,又快又省。“神威·太湖之光”的功耗比達到了每瓦60.51億次,在運行速度和持續計算能力均大幅提升的同時,其功耗不升反降,成為世界上計算能力最強、但最綠色環保的超級計算機。
張云泉表示,以前TOP500的超級計算機,其功耗都比較大,而“神威·太湖之光”的持續性能和功耗比兩項均屬世界排名第一,并且遠遠地大幅領先其他超級計算機,這也體現出我國在超級計算機研制領域,不單單追求以“快”取勝,并且在自主可控、持續性能和綠色指標等綜合性能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且達到了新的高度。
超算用途廣:未來要擁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人類在體育競技中,挑戰生理極限的同時,更多的是獲得精神上的激勵與鼓舞,而作為超級計算機領域的“奧運會”,登頂TOP500榜首不是最終目的,造福人類才是“神威·太湖之光”的終極使命。
超級計算機在能源、航天、生物制藥等領域已經有了豐富而卓有成效的應用,截至目前,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已經承接了國內30多個重大應用項目。其中,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在“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系統上首次實現了百萬核規模、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截至目前,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已經承接了國內30多個重大應用項目。其中,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在“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系統上首次實現了百萬核規模、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
未來,超級計算機應該全力擁抱人工智能。中國科技部也啟動了AI2.0計劃,其中就包括研制AI超級計算機,如何讓超算更好地滿足人工智能的需求可能是發展的下一個熱點。
張云泉認為,如果互聯網是加法,那AI就是乘法,它對于社會各個行業的變革影響都將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它可能是普惠的,從根本上改變整個社會的運行模式與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