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送快遞:目前是營銷,未來是大勢

時間:2017-06-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京東很會玩營銷,去年的“雙十一”在宿遷玩了無人機配送,今年“6.18”在中國人民大學用機器人配送,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毫無疑問,這比促銷本身更吸引人。

京東很會玩營銷,去年的“雙十一”在宿遷玩了無人機配送,今年“6.18”在中國人民大學用機器人配送,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毫無疑問,這比促銷本身更吸引人。

bug明顯,效率太低

據報道,這個京東自主研發的機器人一次可以放置5件快遞,一天可以配送10-20單快遞。如果充滿電,一口氣可以跑20公里左右。而且,這個配送機器人還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根據實際環境、路面、行人以及交通環境進行調整。

這場測試一出來,又有很多人開始擔心快遞小哥們快要失業了。看了這個配送機器人的送貨過程,你們確定是這么想的,而不是因為它太好玩了?

說實話,我看到的更多是bug。

就京東這個配送機器人來說,首先就是速度真不快。據工作人員介紹,機器人的最快速度可以和電動車的速度差不多。但可以肯定,它基本上不可能比電動車快,因為即使是在校園這樣封閉的環境內,也會有很多障礙。

報道稱,在行駛過程中,無人車頂部的激光感應系統會自主檢測前方行為車輛,在靠近三米左右時會自動停車,或是自動避開障礙物,可攀爬25度的上坡。現場測試的情況就是,一旦跟拍的記者走到它前面,它立刻就停下來。

行人、車輛以及路口、路障等,都足以讓它停下來。而停下來,幾乎就是它應對各種障礙的方法。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放在更復雜的環境中,它的效率能多高?

除了速度問題、應對環境上的笨拙外,取貨環節上的問題也有改進空間。

從目前國內外的報道來看,送貨機器人普遍存在類似的問題。如何才能讓機器人與車輛、行人更和諧地相處,還需要更多測試與訓練。

正如美國舊金山,送貨機器人在人行道上為了速度而不斷催促行人,可能因此將被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

此外,現在很多配送機器人,還需要人工進行監控、干預,以防出現問題。單就機器人的研發成本、造價,與配送替代人工產生的價值、效率之間還不成正比。

目前是營銷,未來是大勢

當然,劉強東們也不指望這些機器人立刻能應用到實際物流當中去。現在更多地是放到諸如校園這樣的封閉環境下進行訓練、測試,在未來5-8年內才真正實現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解決從采購到配送問題。

因此,這場機器人配送測試,目前來看,更多的是噱頭和營銷,與去年的“雙十一”無人機配送沒什么區別。

但從長遠來看,用機器人加人工智能解決物流運輸,的確是大勢所趨。目前,包括智能駕駛和機器人技術正在不斷取得突破和進展,未來應用場景也將越來越多。

而物流配送是電商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非常復雜的一環。

不久的將來,通過智能化機器代替人工,既有利于電商降低運營成本,也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體驗。

不過,無論是配送貨車、無人機或是機器,都只是物流體系智能化的一小部分。對于企業而言,尤其是京東這種自建物流體系已經相當完善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物流整體的智能化。這才是諸如京東、亞馬遜等電商零售企業積極投入人工智能與無人運輸的真正動力。

以京東為例,通過無人配送車、無人機、配送機器人和無人倉庫等相互配合,將構成一個強大的智能物流網絡,可以覆蓋無論是農村或是城市的物流需要。

如果進一步延伸,從產品的采購到庫存的配給、到庫網的調撥,到整個生產、到配送站,都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物流體系的智能化,那樣將構建成一個無人的商業體、智能的商業體。

這相對于機器人送貨的精彩表演而言,對于電商企業才更為重要,價值也才更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