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如何評判國內石墨烯產業?

時間:2017-06-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俄博覽會石墨烯應用高峰論壇上,國內諸多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探討石墨烯這種“神奇材料”在國內的現狀、未來,以及相關企業如何與之共舞。

石墨烯產業如何發展?石墨烯應用前景如何?石墨及石墨烯資源大省黑龍江如何發揮資源優勢,搶抓市場機遇……在6月16日召開的石墨烯應用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給出了答案。

兩大領域發力加速石墨烯產業化

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目前在自然界中,它最結實,導電性、防滲透性又極好,在近年成為全球新材料界“網紅”,被廣泛研究、應用,且熱度不減。

昨天舉行的中俄博覽會石墨烯應用高峰論壇上,國內諸多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探討這種“神奇材料”在國內的現狀、未來,以及相關企業如何與之共舞。

中國已成石墨烯產業的引領者

據測算,我國現有探明的石墨礦儲量達到全球的75%以上。截至目前,中國的石墨烯專利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發表的關于石墨烯的學術論文數量世界第一。

這些成績背后,是中國石墨烯產業深厚的民間基礎。

李義春是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和科技部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副會長。2014年,他曾慕名邀請一位國際資深石墨烯專家來中國作報告。起初,專家擔心臺下會沒有聽眾,但結果讓他大吃一驚:30場講座,場場爆滿;而且,臺下多是各產業市場主體——大家都很關心石墨烯在自己產業內的應用。這也從另一面驗證了石墨烯應用在中國市場的空間和潛力。這種氛圍,也吸引著更多國外同行參與中國研發交流。目前,這位專家每年都會來中國。

“以國內相對成功的電池領域應用實踐來看,浙江企業將石墨烯加入一款普通鉛酸電池中,使其性能大幅提升。目前,企業的市場份額在迅速擴展。”李義春認為,今后石墨烯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潛力巨大。目前,石墨烯正在催生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領域革命性的技術進步,新發明、新成果如雨后春筍,中國在石墨烯產業發展領域已成為全球引領者。

李義春分析,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全球石墨烯產業可能會形成這樣一種分工:研發依舊由歐洲引領,但產業化則由中國引領。最終中國石墨烯形成這樣一種產業格局:全球并購,中國整合。

石黑烯將在兩大領域搶到“肥肉”

目前全國500多家企業展開石墨烯相關業務,從規模和數量上已形成大的態勢。

黑龍江石墨烯具有優越的資源和條件。在李義春看來,黑龍江石黑烯產業已基本形成產業集群,并在國內建立起重要的產業地位。甚至,在行業內外有人擔心能否盈利、何時盈利時,哈爾濱萬鑫石墨谷公司已呈現出全國石墨烯產業的亮點——當年投產、當年盈利。

“國家新材料戰略咨詢委員會非常重視,已經將石墨烯列為一項重點產業。”李義春介紹,今年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重點在兩方面加大石墨烯產業推進速度,在兩個領域實現產業突破——

其一是重防腐涂料領域——中國這一市場具備2000億元份額,目前80%份額由國外產品占據,今后石墨烯涂料可憑借高性價比取代國外高端重防腐涂料產品。

其二是電力替代領域——目前我國正在推行煤改電,這在全國是一個萬億元的市場,石墨烯電熱膜由此可成為取暖的有效載體。尤其對一年有半年處于供暖季的黑龍江省來說,未來石墨烯電能替代產品將有巨大的剛需。

新材料將成重點扶持對象

有一個好消息在論壇上悄悄傳遞:冒著很大市場風險進軍石墨烯領域的企業,將可能享受一個非常大的政策“紅利”——國家新材料扶持補貼資金。

郅曉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中期評估專家、國家新材料專委會委員。從2013年起,他參加到國家新材料專項產業政策醞釀、規劃之中。“國家在新材料領域的扶持投入是比較大的,整個一期投入補貼資金是70億元,二期為80億元。”他指出,東北企業若抓住機會進入產業高端,可以很好地享受這些補貼資金,但事實上卻恰恰相反。

他舉例,最近國家工信部征集完成的一批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扶持項目專門涉及新材料產業,不過申報項目的黑龍江企業卻很少。后來他發現,龍江那些沒有參與的企業,如涉及石墨烯應用的多家企業其實都是符合條件的。“固然有信息不暢的問題,但整體上龍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扶持政策的力度不夠。”

我國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的扶持政策中,都有專門針對新材料的補貼資金。郅曉分析了我國中長期產業規劃指出,新材料今后將成為國家扶持的重點領域。“龍江新材料企業一定要積極參與國家扶持申報,參與才有可能進入國家的平臺,也將確保企業的發展大方向不偏移。如果只盯市場某個方向和產品將很危險,因為技術的進步,有可能導致這個產品半年或三兩年內遭到淘汰。”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