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of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2014年開始,中國掀起物聯網風潮,各家廠商無不努力發掘各種能跟物聯網扯上關系的機會,然而,碎裂化發展的技術標準與產品/服務規格卻也阻礙了物聯網市場的成長腳步。為了能讓各家設備彼此溝通并使用共通性的應用軟件與服務,物聯網就需要再繼續發展與整合相關標準與協議內容及機制。因此,歐盟在2015年3月協同各主要物聯網標準組織發起成立了一個名為“TheAlliancefortheInternetofThingsInnovation”的物聯網聯盟,簡稱AIOTI。
物聯網巨大發展空間逐漸顯現,并且物聯網應用范圍廣泛,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含智能醫療)、智能制造(含產業自動化)、智能車(含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含建筑與各種應用到特定應用目的自動化系統,如廢棄物管理、停車管理或大樓管理等等)、智能型穿戴設備與智能農業(含食品)等領域,其實,不同標準組織與聯盟也在各自選擇的應用領域中發展所需的技術與標準協議,可能在日后的各系統及服務無法兼容,反而提高彼此開發成本
根據麥肯錫預測,2025年物聯網對全球經濟影響將達11.1萬億美元。隨著物聯網巨大的產業發展空間逐漸顯現,各大巨頭紛紛加大投入。《物聯網白皮書(2016年)》統計,2015—2016年8月MEMS傳感器產業已出現20余起重大并購事件。物聯網領域的并購規模也創下新高,例如,軟銀瞄準物聯網巨大市場以320億美元收購ARM;高通則以47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以彌補物聯網領域技術短板。
據了解,自2017年起,全球運營商都已經加大對物聯網的投資力度。在美國,包括AT&T、Verizon、Sprint等在內的主流電信運營商紛紛在LTECat-M1領域發力。在國內,謀求數字化轉型的電信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也是摩拳擦掌全面布局。2017年5月17日,中國電信宣布建成了全球首個全覆蓋的NB-IoT商用網絡(窄帶物聯網);6月5日,中國電信又在青島為新一代物聯網(NB-IoT)正式商用揭牌,以30億元的資金投入到包括5G、NB-IoT等領域在內的的項目建設。中國移動則積極部署現有網絡升級支持NB-IOT,并于近日和高通、摩拜單車等合作,實現中國企業與海外企業的物聯網對接。中國聯通也早已在上海、北京等地開通了NB-IoT試點,積極建設試商用網絡。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