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服務機器人未來規模將達460億美元

時間:2017-06-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近日發布的數據,未來三年內,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60億美元(2015年僅為70億美元)。

下班之后懶得干家務,無聊時想找樂子,生病時需要人照顧?今后,這些問題很可能都會隨著服務機器人的快速發展而得到解決。

在今天開幕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Asia)上,一眾服務機器人廠商帶來最新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家用陪護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億人,占總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6.2%。中國老齡化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進入輕度老齡化水平。從2022年到2030年,中國老齡化將進入急速發展階段。

在一財科技奇點舞臺,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CEO劉穎博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有的服務機器人產品可以像家里的伴侶一樣,具有在家里教育和陪伴的屬性。

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近日發布的數據,未來三年內,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60億美元(2015年僅為70億美元)。

顯然,服務機器人廣闊的市場容量空間,正讓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企業進入這一領域。但實現服務機器人從“工具”到“伴侶”的跨越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在越來越多資本進入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當下,許多急功近利的企業更傾向于講故事或者一味追尋酷炫的技術,恰恰忽略了服務機器人從“工具”到“管家”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淀。

劉穎博表示,講故事誰都會講,但技術和產品才是服務機器人的基石。如何實現服務機器人從“工具”向“伴侶”的躍升最終依靠的還是扎扎實實的技術。

在這方面,中金智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森林在展會現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一直以來的趨勢就是人腦越來越發達,而肢體機能卻有退化的趨勢,所以找尋到合適的替代品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也就是投資人最為看重的剛需。

從這個角度來看,服務機器人前途無疑是向好的,但是誰也無法預測現在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到底能否成為剛需。任何微小的技術創新都有可能帶來整個行業的顛覆,而這背后顯然離不開資本的保駕護航。

因此作為投資人,劉森林表示,要在剛需和酷炫的技術之間找尋到平衡點。因為,一味追尋酷炫的技術并非是一款好的服務機器人的充分條件。

資本盛宴之下并非“人人可以吃飽飯”。記者曾經在一個以中小機器人公司組成的微信群中發現,大量主打機器人概念的中小公司都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投入非常大,資金問題正成為制約公司快速發展的瓶頸。

對于服務機器人企業來說,劉森林提醒應該做好合理時機的判斷?!皩τ谄髽I來說,錯誤的時機就會成為先烈,而正確的時機則會成為整個行業的先驅”。

現在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已經從外形上很像人了,但是好像并不怎么聰明。顯然,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在快速推動服務機器人功能的完善。但是,對于主要面向人類的服務機器人來說,在智能化、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遠高于其他種類的機器人產品。而這一點也得到了劉穎博的認同。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