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互聯網科技巨頭重點加碼的新領地。最新消息顯示,國內如百度、騰訊、深蘭都在AI布局上動作頻頻,國外如谷歌、蘋果、亞馬遜、英特爾、高通等也持續加注人工智能投入。從長遠看,人工智能技術會逐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使人類社會的發展真正跨越國界,并重塑全球化格局。因此,AI的空白和重塑的屬性將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人工智能投入的中國科技企業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科技界的AI成果:百家爭鳴,先頭部隊已領先全球
1956年,當一群科學家提出展望未來的“人工智能”概念后,圍繞人工智能展開的研發、競爭就開始了。現在60年過去,人工智能擺脫了“概念說”,由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AlphaGo已經戰勝了人類最優秀的棋手,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Echo正在根據人們的生活場景來打造產品,人工智能以親近的姿態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除了硅谷的科技巨頭,在互聯網時代奮起直追的中國科技企業們也成為這場技術盛宴中的主要參與者。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多年的百度研發歷史最長、AI技術最為成熟,今年5月,百度正式將公司使命從“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改為“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強調以人工智能技術將信息化繁為簡,喚醒萬物。百度已經明確提出向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轉型,致力于做AI平臺。
另一位靠社交起步,擁有眾多用戶場景的騰訊也開始重資投入人工智能。騰訊最新宣布任命了新的AILab(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人選,并成立美國西雅圖AI實驗室。在騰訊看來,擁有社交軟件積累的數據能夠在AI上做出更好的成果。AI發展依托于四大關鍵因素:豐富應用場景、海量大數據、強大計算能力和一流科技人才。騰訊在過去18年里已經有豐富積累,這是AILab重要的發展基礎,也是騰訊未來發展潛力所在。
不論百度,還是騰訊,AI技術更多的在于專業產業層面的突破。在個人生活場景中,人工智能的巨大效應還待釋放,只有AI幫助人們真正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它才不至于僅出現在討論層面,為人們增加懷疑和恐慌。在終端領域快速發展的華為終端成為應用場景中的較早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廠家之一,這讓智能手機變得更懂人心、更易使用。
AI零售行業的應用:快貓系統實現Takego無人商店
除此之外還有,國內黑科技公司深蘭科技已投入國內外很多博士、碩士在做人工智能項目,今年2月他們的快貓系統聯合芝麻信用推出Takego無人商店(其實就是變形機器人),實現了無營業員無收銀員自動賣貨的場景。消費者進店掃手進門,拿了就走,非常方便。
從概念走向現實,人工智能技術的初步不僅顯著提高智能終端輸入輸出效率,還將高效完成一些以往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事情。就如Takego里邊的貓蜜管家,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像人一樣擁有長期記憶,深度學習,能夠實現智能的信息知識管理系統,它能不斷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能夠回答我們各種各樣的問題,能夠成為人類的真正的智能助手,真正發揮計算機的強大存儲能力。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的AI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領先的,雖然在開創性研究方面與美國仍有一定差距,但中國擁有廣闊的互聯網市場,豐富的應用場景、海量大數據、強大計算能力和眾多的科技人才儲備等優勢。現在,業界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參與人工智能的探索,此外,相當數量的實驗室也都在嘗試相關的基礎研究,力爭發現更多機遇、創造更多AI技術的可能。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