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機器人發展問題仍在 相關教育亟需跟進

時間:2017-05-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中國制造2025”政策引領下,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迎來了大發展。但不得不承認,在產業火熱的背后,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瓶頸仍存。

在“中國制造2025”政策引領下,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迎來了大發展。但不得不承認,在產業火熱的背后,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瓶頸仍存。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12日報道,在福特公司最新在中國東部城市杭州投建的汽車裝配廠中,至少有650個巨大的機器人在“閃轉騰挪”地裝配多用途車和中型轎車的鋼結構。身著藍色工裝、頭戴安全帽的工人仍然會做一些焊接工作,但大部分工作都已實現自動化。

正如上述美媒所言,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政策引領下,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相較于國際水平,我國機器人產業起步晚,核心技術缺乏等問題。

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長迅猛技術難題待解

機器人可以分為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兩大類。其中,服務機器人是指在家庭或商業場所為人類提供各種智能服務的機器人。目前國內服務機器人應用主要集中在清潔、教育、娛樂、醫療和安防等領域。

受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影響,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及普及已成剛需。加之技術的進步,服務機器人所屬的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形成的產業鏈實現復合式增長,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日前,產業研究機構易觀國際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72.9億元,比2015年增長44.6%,預測2019年規模有望接近152億元。另據相關數據預計,2017年服務機器人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4%,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461.8億美元。

盡管數據客觀,但從行業平均水平來看,服務機器人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以小船服務機器人為例,目前機器人客服可以解決一部分的服務量,但剩余部分還是要靠人工回答,行業普及面臨著自然語義理解技術不成熟的問題。當前機器人的定位其實并非是取代人力,而是作為助理和商業服務的補充切入到應用場景中,從而達到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工業機器人持續發酵產業掣肘仍存

作為機器人的另一大分類,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同樣高潮迭起。根據GGII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8.5萬臺,同比增長23.91%,產值規模達到135億元,其中國產占比19%,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

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發酵。權威機構數據顯示,1-4月份,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長了51.7%。目前,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服務于國民經濟37個行業大類,91個行業中類。

但不得不承認,產業火熱的背后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瓶頸仍存。一方面,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低。其次,減速器、伺服機等核心零部件性能有待提高,比如精密減速機在額定扭矩和傳動效率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

此外,工業及機器人原材料缺失,也導致了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同時,缺少高端技術人才,與國際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也是我國工業機器人落后于人的一大影響因素。對此,我國各地高校采取了應對措施,開設相關專業課程。目前,全球一共有28家高校建立了機器人工程的專業。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