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在醫學研究上面的應用,"人型器官"為領先

時間:2017-04-2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不管是在技術上的創新,還是行業領域上的突破進展,3D打印制造假體來代替肢體的新聞屢見報端。

不管是在技術上的創新,還是行業領域上的突破進展,3D打印制造假體來代替肢體的新聞屢見報端。3D打印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制造完美的聯接部件,來幫助人們擁有更和諧的生活,當醫學研究領域結合了3D掃描,可以讓設計者根據每個病人獨特的身體需求來制作出特制的假體。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發展,3D打印和建模器官也成為改進手術和病人護理的新途徑,成為模擬人體狀況的重要手段。這些模型更能夠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減少手術時間的關鍵時間和更高的成功率。

3D打印在醫學研究上面的應用

近日由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和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使用3D打印來幫助制定大腦成像疾病的標準方案。研究主要集中在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疾病(ICAD),這是世界上猝死的最常見原因。該方法使用MRI掃描數據在腦動脈中產生ICAD積累的模具。然后將該模具3D打印并填充水凝膠以產生患病組織的實際模型。通過這個初始模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數字平臺,作為全球其他ICAD案例的模板。

3D打印"人型器官"

在紐約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泌尿科和神經外科部門的團隊合作復制了整個人體系統用于外科手術。使用3D印刷模具,URMC團隊在染色水凝膠中鑄造器官模型,模仿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的質地和血液。使用MRI和CT掃描數據,研究人員可以在做真實事情之前創建患者特定的身體模型并練習手術。URMC研究人員將模擬的器官放進模擬胸腔。

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上一直突破原有的技術上,并且3D打印也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此前還有消息稱由于3D打印與醫學的碰撞,醫生將有可能面臨失業的危機。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