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了解到,我國首條深海海洋可控源電磁探測剖面在南海北部海域成功完成。
據悉,該探測剖面由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予國及其團隊為核心研發的大功率深海海洋電磁勘探系統完成,屬于"863"計劃深水可控源電磁勘探系統開發課題。本次探測共投放14臺海洋電磁接收站,最大水深為1150米。大功率水下電流發射系統連續正常工作約20小時,其輸出電流達750安培,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挪威之后,具備研發大電流水下逆變系統能力的國家。
李予國介紹,本次探測是繼2015年深海大地電磁試驗后,利用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發射系統在深水海域開展的中國首次大功率海洋可控源電磁探測。深海海洋可控源電磁探測剖面的完成,成功填補了國內深海可控源探測的空白,使我國躍居國際海洋電磁探測技術與裝備研制先進水平行列。同時,這也標志著我國已掌握深海探測和可控源油氣勘探新技術,為深海資源勘探和海洋深部探測增添了一項新的技術方法。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