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制造業中,員工規模標志著一個企業的實力;但在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已經看不到曾經有過的人頭涌動、火花四濺的勞動場面,機器人手臂安裝輪胎、智能涂膠機器人、自動小車運輸發動機、電磁為動力的軌道物流等機器都在自動工作,產品有序進入各個流程,有限的工人都是技師,靜靜地監測著各項數據。
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不時出現的安全生產事故,讓制造業與服務業用機器人取代人工發展十分迫切。近年來,按照國家安監總局“機械化換人、機器人作業、自動化減人”的試點要求,濰坊市高新區安監部門積極開展科技強安行動,打造一流本質安全企業,實現了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據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廠長陶中華介紹,科技強安,不僅保障了企業的安全生產,保證了工人的健康,對于企業的效益提升也大有裨益。為保障噴涂作業人員的健康,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投入5500萬元裝備了28臺噴涂機器人。機器人裝備后,噴涂崗位減少用工200人,工人們不再直接與化學品接觸,大大減少了職業病發病率。不僅如此,噴涂車間的生產線自動化裝備率達到95%,油漆利用率由40%提高至55%,人均利潤提高10%,既保證了工人的健康,又提高了效率,對于企業來說是雙贏的選擇。
一個全自動的工廠里,絕不僅是單一的噴涂、涂膠,包括安裝、裝配、物流等,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在建設之初就立足于打造“智慧工廠”,定位于智能化、數字化、高端化,機器人已經應用到了方方面面,焊接和噴涂關鍵工序全部實現機器人操作,確保產品品質。
“智能制造應該說現在變成了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主線和主攻方向,是中國制造2025重點工程之一,也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給予了很高的重視。”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副院長單忠德說,在剛剛完成的一個60萬臺缸蓋生產項目中,在鑄件清理方面,就開發了機器人替代人工打磨,這樣粉塵在設備里是封閉的,噪聲也會降下來,對整個環境有大幅度改善。
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只是濰坊高新區“機械化換人、機器人作業、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安全生產的一個縮影。
以前工人干軋鋼的時候,因為全部人工操作,容易出現燙傷事故,近幾年,濰坊特鋼集團實行“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機械生產后,對設備進行改造、換代,大大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安全事故,大家干起活來更帶勁了。
濰坊特鋼集團投入資金5600萬元,對煉鐵、煉鋼等關鍵環節全面改造提升,高爐上料、燒結等重要部位自動化率達到100%,高危工藝全部安裝自動控制和緊急連鎖裝置,生產效率提高17%,人工用量降低11%,噸鋼成本降低超過5%,物體打擊、高溫灼傷等事故降低65%,效益提升超過15%。
前不久,高新區的另外兩家企業也紛紛嘗到了“科技強安”的甜頭。濰坊福泰機械有限公司改善了鑄造用球化劑,提高了鑄件質量;濰坊竣澤機械有限公司建設緩冷坑,改良了冷卻速度,提高了產品的成材率。技術的改良讓兩家企業的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提起這件事來,兩家企業的負責人都對同一個人贊不絕口,正是在他的幫助下讓企業改良了技術,增加了利潤。他們口中的這個關鍵人物是高新區安監局剛剛招聘的一名博士左啟偉,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的他,對于金屬熔煉作業,生產、檢驗儀器設備運用等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為了讓“科技強安”之路走得更穩更遠,高新區安監局發揮冶金博士的專業優勢,配合企業研究解決技術難題,高新區14家機械制造、鑄造企業從中受益。與此同時,高新區安監局還面向全國選取第三方中介機構,聘請專家、高工62人次,針對不同企業的癥結有的放矢,制訂針對性改造措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推動安全生產的強大動力。科技興安,更能強安。”高新區安監局局長姚克增說,安全生產要警鐘長鳴,在新形勢下,企業必須要立足新起點,走“科技強安”之路,在重點崗位、關鍵環節打造本質安全,筑牢安全生產防護網,實現安全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