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工智能,我覺得如果大家只關注語音入口,會很危險。現在很多公司發力做(語音)入口,可又有多少人用過他們的產品?我們應該靜心思考市場真正用到了什么,或什么時間能用到。”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如此表述。
過去一年多,許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公司或創業公司都盯上了語音入口,問答機器人、語音搜索、語意理解……各種語音智能產品層出不窮。搜狗公司打造的汪仔機器人也出現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這款集合了搜狗公司和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技術實力的智能機器人,其主要特點也是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能力。
雖然搜狗也一直在做以語音為入口的人工智能,但王小川認為,語音入口只是一個有用的探索方向,在整個人工智能“戰場”中只是一小塊,還有大量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可以與其他業務實現聯動。
王小川提到,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核心在于怎么把核心技術轉化成相關產品,而難點就在于技術和數據、場景之間的聯動。“孤立做一件事情都很容易,只要給他足夠的錢,做個語音識別很容易,但怎么讓它對接上產品、市場,則是之后面臨的最大挑戰。”
對于未來的方向,王小川說搜狗仍舊會繼續保持以語言為核心的定位。“搜狗的優勢,在于我們一直在做輸入法和搜索,(這)都是跟語言打交道的。用戶通過輸入法用語言去表達,通過搜索用語言去獲取信息,所以能夠很專注地在語言的AI上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