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芯國際打造智能電表芯片 進軍智慧城市?

時間:2017-03-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今全球沒有新增的8吋廠,智能手機卻對加速器、陀螺儀、傳感器、高度計的需求暴增,為了進一步滿足客戶的需求,晶圓廠開始針對傳感器芯片開發專用的利基型工藝平臺。

物聯網帶動的各式傳感器的大量需求,為半導體業指引出一個新契機,如何把握這個風向轉變,是能否搭上物聯網順風車的關鍵。

當今全球沒有新增的8吋廠,智能手機卻對加速器、陀螺儀、傳感器、高度計的需求暴增,為了進一步滿足客戶的需求,晶圓廠開始針對傳感器芯片開發專用的利基型工藝平臺。

傳感器廠家指出,當前在一片8吋晶圓緊缺的風口,傳感器受到供應鏈產能制約,近兩年供需吃緊有擴大的跡象。部分業者交貨延遲、無法滿足手機系統業者供貨。

利基型平臺不同于工藝微縮的另一條路

在半導體領域摩爾定律幾乎就是業者的存續法則,晶圓大廠每年耗資研發、投入資本支出于先進裝備,就是為了確保工藝制程往摩爾定律明指的方向進行微縮。但隨著摩爾定律到3納米以下進入極限,愈來愈少大廠能玩得起這“昂貴”的游戲。英特爾、三星、臺積電或成為僅存的三家巨頭。

其它行業內廠家,難道非“摩爾定律”就玩不起?不一定!物聯網給出了另外一條新途徑。對于物聯網世界,最重要的并不是采取最昂貴、成本最高的先進制程。而是選擇最穩定成熟、功耗最低,成本相對競爭力的“甜點”(sweetpoint)工藝。

如90納米、65納米及其55納米的低功耗工藝,很適合作為物聯網工藝制程平臺。

中芯國際技術發展優化中心資深副總季明華告訴DIGITIMES,在晶圓代工競爭市場中,有些晶圓廠必須追求先進工藝的進展速度,因為一旦落后競爭對手就會錯失主要的先進工藝的客戶市場。

在眾多晶圓廠角逐最先進工藝的當下,除了比投資、比速度,物聯網商機正在翻轉半導體世界廠家的思維----不見得最先進就是最適的選擇。當然,技術走在前端可以優先享受技術與價格的“溢出效應”,但對于傳感芯片來說,制程成熟與功耗較低的優勢(sweetspot)更加重要。

季明華從中芯國際觀點,給出了一個很“從容”的回答。他說,中芯國際不會因為競爭對手的前進速度而過度緊張,因為“先進工藝并不是所有Business的全部解答”。目前看到物聯網的IoT平臺商機非常大,應用也非常廣,除了先進工藝以外,其他工藝所能發揮的市場非常廣泛。

舉例而言,物聯網芯片,串聯起裝置并不需要太快的速度,比如白色家電之間的溝通,必須以穩定長久、低耗電為主要訴求,在55納米制程就已足夠。

跨入智慧城市智能電表芯片

中芯目前已經推出物聯網(IoT)制程平臺--在55納米工藝方案。提供的IoT平臺包括超低功耗邏輯芯片與存儲整合方案,同時擁有IP優勢。比如,目前與Brite展開合作提供IoM(InternetofMeters)SoC給予客戶Itron,提供智能水表其節能系統與服務供應商核心芯片。

他舉例,以手機裝置來說,是物聯網生態里的一個終端裝置,而手機芯片中基帶芯片大概僅占芯片數量1/10,其他的部分如果沒有感測組件、MEMS、陀螺儀等手機就無法達到與外在世界溝通的功能。正如同大腦,除了是中樞指揮中心,還需要手腳四肢去運行配合,而這些都在物聯網時代很大的商機。

中芯國際目前已經準備好物聯網IoT制程平臺,提供給客戶整合方案。他也指出,在物聯網世界存儲器低耗電的優勢,尤其e-NVMwith3Dstacking在高密度、低功耗與數據源等方面具備優勢。

物聯網東風吹8吋晶圓卻緊缺

對于物聯網芯片來說,除了提供相應的工藝平臺與IP工具,另外一個現實的點就是當前8吋晶圓的緊缺。

一家研究機構Semico預估,2016年全球模擬晶圓的需求量成長超過10%,分離式組件(Discrete)、傳感器的晶圓需求則將成長8%。來自物聯網領域的需求,例如穿戴式裝置、自動化、車用電子等,是傳感器組件需求成長最主要的驅動力。

SEMI指出,物聯網是讓8吋晶圓重獲新生的關鍵,因為物聯網將帶來大量傳感器需求,且其中有不少芯片會使用大于90納米的制程生產。但是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預估,全球8吋晶圓產能到2018年時,將成長到每月543萬片,回到相當于2006年的水平。

對于現今很多晶圓廠來說,新擴充8吋產能未必符合經濟效益,走購并與重組新增產能是一條捷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