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資訊科技超越想像,AI將有可能讓人類得到永生

時間:2017-03-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技術奇點一直都是許多科技業以及企業家努力的目標,例如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就曾一再的表示,其夢想就是希望能促成技術奇點的發生。

技術奇點一直都是許多科技業以及企業家努力的目標,例如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就曾一再的表示,其夢想就是希望能促成技術奇點的發生。如今Google的未來學家暨工程總監RayKurzweil就表示,技術奇點的到來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快,在許多方面的技術領域將在有質量性的突破,甚至能讓人類能達到永生的境界。

技術奇點(TechnologicalSingularity)是一個根據技術發展史總結出來的觀點,認為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的進步,而當此轉捩點來臨時,將會改變整個社會形態,例如可以自我進化的人工智能。而Kurzweil是奇點理論最大的信奉者之一,他相信人類在技術的幫助下,最終將有永生的時刻。而他之所以選擇2045年,是因為他認為這時候的人工智能運算力將超越人類十億倍。

AI技術走向與人體結合

Kurzweil表示,透過智慧設備與人體結合的方式,將可以讓人類更快掌握語言,并且讓虛擬世界更加真實,甚至可能讓逝去的人復活成虛擬人物,盡管那并非真實,但AI的進步將可能達成這樣的效果。他還強調,未來由AI技術創造的納米機械能夠接管人體免疫系統、修復癌細胞和動脈阻塞等問題,甚至將大腦連接至云端。

“就像人類祖先在兩百萬年前演化出額葉皮質,人類通過與AI的合并將創造更深刻的溝通方式、音樂和更有趣的笑話?!盞urzweil把這種技術進步比喻為大腦進化的下一步,他提出的證據是,現在使用的智能設備體積越來越小,但功能越來越強大,比他在1960年代使用的1,100萬美元的電腦更加便宜,而隨著時間推移,技術進步將只會讓設備更小更便宜。其次,目前的生物技術已能透過關閉動物體內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基因,使其能攝取食物而不會患糖尿病或增加體重。此類生物技術應用在人體后,將可使人類撇開上千年無用的陳舊基因,甚至大幅延長壽命。

資訊科技將超越想像

這些話假如換個人來講,可能不值一提,但Kurzweil在過去30年里預言的準確率超過86%。他曾在1990年就預言,1998年電腦將能打敗西洋棋冠軍,結果在1997年,IBM的深藍就做到了。1999年,他預言了聲控技術的存在,2005年,他就表示將會有即時語言翻譯的技術并能實時投射到如現在Google眼鏡的設備。

這些預言更加驗證了,他所提出的加速循環定律(thelawofacceleratingreturns),資訊科技未來將會有爆炸性成長,甚至超越摩爾定律,極端事物的出現將會比想像還快。Kurzweil強調,從2029年開始,AI及醫療技術的進步,已經可以開始讓人類延長壽命,平均每年的技術進步都將使人類延壽一年,在30年內就可以真正達成永生,所以他現在很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期待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并親眼見證奇點的發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