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盤點英特爾布局自動駕駛的那些“大動作”

時間:2017-03-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公司Mobileye的消息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除了Mobileye,英特爾還為自動駕駛做了哪些布局?

英特爾在主導PC時代錯失移動時代之后,變革是擺在面前的棘手問題。在布局了智能設備、可穿戴等領收效不大之后,英特爾將目標鎖定在自動駕駛這個體量巨大且發展成熟的領域。近日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公司Mobileye的消息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除了Mobileye,英特爾還為自動駕駛做了哪些布局?

2017年3月13日晚間,英特爾宣布收購以色列一家知名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廠商司Mobileye,每股作價63.54美元,總價約為153億美元。英特爾表示,計劃利用手中的現金來資助這筆交易。該交易有望在未來9個月內完成,目前已經得到了Mobileye和英特爾董事會的批準,但仍有待監管部門的審查。

Mobileye于1999年由兩名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所創立,公司的業務是攝像頭和軟件算法組成的視覺系統用于解決車輛駕駛問題。

Mobileye公司的研發總部設在以色列耶路撒冷。Mobileye開發的一個圖像處理器芯片稱為EyeQ。所有Mobileye的圖像處理算法都在其EyeQ芯片上運行。經過多年的測試,Mobileye芯片和軟件算法開始推出商業產品,向OEM客戶出售。與該公司合作的汽車制造商包括:如寶馬、通用、沃爾沃等。Mobileye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市值達到50億美元。

有報道稱,交易完成后Mobileye將與英特爾的自動駕駛事業部(ADG)合并,形成新的自動駕駛部門。該部門總部將位于以色列,由Mobileye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阿姆儂·沙書亞(AmnonShashua)領導。

在汽車電子市場,Intel并不是新進入者,在過去10年間,這家x86處理器龍頭其實都有相關產品出現在不同的車種上。為了自動駕駛,英特爾要做的是從數據處理,到數據傳輸、數據分析和數據安全,在底層全面支持無人駕駛的實現和應用。

2015年10月,英特爾宣布收購了人工智能公司SaffronTechnology,再次增加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

Saffron成立于1999年,由前IBM知識管理和智能代理中心首席科學家ManuelAparicio創立,前仁科軟件公司總經理GayleSheppard執掌運營。多年以來,該公司深深扎根于企業軟件行業,并將一些邊緣軟件業務拋售出去,比如某個可預測路邊地雷爆炸的系統裝置等等。

和其他人工智能公司一樣,Saffron的技術旨在通過模仿人類大腦工作方式的算法來從龐大的數據集里提取有用的信息。但和其他不同的是,該公司專注于研發自家的“聯想記憶”技術,而非像谷歌和Facebook等重度投資的深度學習類人工智能。

2016年4月,因為看好未來車聯網的市場發展,英特爾2016年4月收購了意大利半導體功能安全廠商Yogitech,且將其納入旗下的物聯網事業部門,協助英特爾加強物聯網(IoT)系統的功能安全(FuncTIonalSafety)和效能。

成立于2000年的Yogitech,為一家整合電路功能安全分析解決方案商,公司專門為芯片增加安全功能,芯片用在無人駕駛汽車、自主設備上。。該公司的旗艦專利產品faultRobust,能提供分析方法論及工具以協助整合電路的設計,并確保產品的穩定、安全及可用性。

英特爾IoT部門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KenCaviasca指出,英特爾一直致力于提供高效能IoT系統,而近年來IoT產業逐漸從資料自動化,轉向以即時資料協助決策分析,進而執行自動化行為,這樣的發展趨勢已使得汽車產界已經掀起不同的革命。

2016年4月,英特爾旗下WindRiver公司(專注于物聯網軟件)收購Arynga,這家公司提供符合GENIVI標準的軟體,讓車內計算機支持無線下載(Over-the-Air)更新功能。無線傳輸技術能力對于車聯網至關重要,而Arynga將幫助英特爾強化車聯網和自動駕駛能力,提高傳輸安全性,同時促進物聯網(IoT)市場發展。

2016年5月,英特爾收購俄羅斯機器視覺技術公司Itseez。眾所周知,機器視覺可以讓計算機觀察環境,理解環境。無人駕駛汽車離不開機器視覺技術。

Itseez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Itseez公司開發了供駕駛輔助系統使用的軟件和服務,以協助對可能發生的碰撞發出警告,提高司機意識并簡化駕駛。英特爾稱,Itseez的技術已被用于安全系統等其它產品中。

“這一收購交易進一步加強了英特爾為贏得汽車、視頻等物聯網市場所作出的努力,電子感知和理解圖像能力將為未來創新和市場機遇奠定基礎,”英特爾負責物聯網業務的高級副總裁道格拉斯·戴維斯(DouglasDavis)在博文中表示。

2016年7月,寶馬、英特爾與Mobileye成為合作伙伴,一起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目標是在2021年之前讓無人駕駛汽車開上街道。三家公司還準備建立一個開放平臺,讓其它汽車制造商、駕乘分享公司使用自己的技術。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rianKrzanich表示,人工駕駛易受到外界突發狀況及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的干擾而引發交通事故,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將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英特爾的數據處理能力將會對攝像頭視野范圍內已知的所有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從而預測可能發生的撞擊以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能。2017年1月,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宣布,年底之前將會安排40輛無人駕駛寶馬汽車上路測試。

2016年8月,英特爾宣布將收購創業公司NervanaSystems。據美國媒體報道,金額可能在3.5億美元左右。Nervana位于圣迭戈,創立于2014年,該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首席執行官納溫·拉奧在博客中表示:“通過這樁收購,英特爾正式承諾將在前沿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拉奧說,現在可以推翻舊模式,進入到計算領域發展的新時期。

數據中心業務是英特爾目前盈利能力最強、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不過,這一業務需要探索適應語音和圖像識別等新技術的產品。未來,在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服務器上,人工智能預計將會占據很大一部分計算任務。

2016年9月,英特爾宣布將收購計算機視覺創業公司Movidius,這家成立8年的公司約有180名員工,在硅谷、愛爾蘭和羅馬尼亞設有辦事處。該公司也是谷歌ProjectTango3D傳感器技術背后的功臣。

MovidiusCEO雷米·艾爾-夸扎尼(RemiEl-Ouazzane)在博客上宣布,該公司仍將繼續其原有的使命——“為機器賦予視覺能力”,同時也將與英特爾的RealSense技術配合。Movidius可以提供低能耗計算機視覺芯片組,而且已經與谷歌、聯想和大疆等公司簽訂了協議。

Movidius花費9年時間自主研發低功耗視覺處理器Myriad系列VPU,它能夠為設備提供強大的自主運算能力,應用范圍前景廣闊,從無人機、VR到AR都有所涉獵。

2016年11月,科茲安尼克宣布,英特爾VC部門未來2年將會投資2.5億美元,用于開發無人駕駛技術。也是在11月,英特爾重組成立一個新部門,專門開發無人駕駛技術。新部門名叫“AutomatedDrivingGroup”,從物聯網業務獨立出來。

2017年1月,英特爾推出“IntelGo”,它是一個新品牌,英特爾無人駕駛軟件硬件開發工具都會歸類于該品牌。“IntelGo”包括許多硬件、軟件開發工具包,開發者和工程師可以用工具測試、改良無人駕駛應用程序。平臺從汽車攝像頭、雷達獲得傳感器數據,將數據與高清地圖、人工智能整合,為汽車行駛確定路線。GO平臺還將FPGA技術與英特爾處理器整合。

在新品牌之下,英特爾建立了一個5G平臺,開發了調制解調器,幫助汽車制造商開發、測試程序。按照預測,2020年5G無線網絡將會推出。

除了并購,英特爾將旗下相關部門整合為ADG(AutomatedDrivingGroup)自動駕駛事業部,并且為自動駕駛汽車推出了全新的品牌英特爾GO,整合有計算、通信、FPGA等軟硬件平臺。我們不難看到對于自動駕駛,英特爾想要提供的是端到端的開放平臺,包括芯片、底層驅動甚至部分的算法,以期滿足第三方的差異化需求。

當然,在谷歌、特斯拉、高通、博世、德爾福、大陸、寶馬、通用、等廠商也卯足勁進軍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時候,英特爾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仍拭目以待。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