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產業重復建設問題突出 須警惕新動能“陷阱”

時間:2017-03-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相關問題的記者會上表示,關于機器人產業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工信部的高度重視,確實存在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

日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相關問題的記者會上表示,關于機器人產業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工信部的高度重視,確實存在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

這種擔憂絕非危言聳聽。實際上,光伏產業、LED照明等產業早已遭遇過產能過剩且偏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為什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會陷入這樣的窘境呢?技術難題突破需要時間當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這種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表象的背后,仍有產業轉型考核指標“簡單粗暴”及政策紅利被濫用等問題。

在產業升級的潮流下,在新經濟、新動能儼然成為政績最大亮點的評價體系下,新興產業一哄而上。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新經濟的區域規劃并未經過謹慎的市場調研、當地優勢資源分析、各省市各地區之間的規劃交流、合理的風險測評,就直接轉化為了具體的建設和生產。與新經濟占比上升的漂亮成績單相伴相生的,就是部分行業過熱甚至出現產能過?,F象。可以說,這種為了結構轉型、產業升級而推動的新經濟與以前一味追求GDP的做法并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拔苗助長之嫌。

正如此前光伏產業在發展高峰時期,曾有28個省市把光伏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至少280個地級市或者工業園區提出了打造千億元新能源或者光伏產業基地的概念。這導致了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原本發展前景大好的產業陷入了困境,而前期寬松融資帶來的后期債務壓力也讓一些領頭企業不堪重負。

除了重復建設,這種簡單粗暴地把轉型升級視為“絕對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把“新經濟比重增加”視為政績亮點的思維方式還容易滋生的問題是,部分企業打著新經濟的幌子,利用政策紅利卻并未真正推動技術、模式的升級。據辛國斌介紹,當前在國內的自主品牌中,工業機器人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六軸以上多關節的機器人供給能力相對較低,而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也如此,很多企業僅僅停留在初級加工層面,幾乎完全延續了傳統產業的生產模式。

當然,因噎廢食絕不可取。支持新動能、鼓勵新動能的思路本身并無問題。正是在政策的鼓勵下,機器人產業的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人機協作機器人等高技術含量機器人已經推向市場,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三甲醫院已經實現了批量應用,語音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一些機器人的專有技術,現已在國際上達到了先進水平。

真正值得重新思考的是支持新動能的方式。改變政績評定標準、提高政策紅利的技術門檻、轉變政策優惠的支持方式和時間節點以及產業政策制定時加強區域間的溝通協調等,都是避開“陷阱”、真正成為新動能發展支撐的辦法。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