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兩會聲音:光伏產業引入競爭機制或成主線

時間:2017-03-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6年,光伏行業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新的一年,業界不禁憧憬:2017年的光伏市場將是何種景象?

2016年,光伏行業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新的一年,業界不禁憧憬:2017年的光伏市場將是何種景象?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委員代表都將關注目光鎖定在光伏產業,就其項目的用地管理和稅收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光伏

為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加速推進新能源發展利用已成一項重要國家戰略。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能源”一詞總共被提到了5次,3次與“清潔”相搭配,1次與“可再生”相連。其中,在國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結構調整的雙重作用下,光伏產業備受矚目。

在此前印發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截至2020年,太陽能發電規模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光伏電站4500萬千瓦、光熱發電500萬千瓦。眾多光伏資深人士指出,1.1億千瓦的“十三五”太陽能發電規模,意味著未來幾年,中國光伏產業仍將維持較高增速的發展態勢。

另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長168倍,超越所有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3500萬千瓦裝機目標。另據公開資料,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但與此同時,作為目前增速最快、倍受追捧的清潔能源,光伏在中國正獲得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和資本青睞,然而在應用普及的道路上卻總是面對一塊繞不過去的絆腳石,即“棄光”。在全國人大代表陳康平看來,目前制約我國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土地、稅收等,需要國家政策進一步跟進。為此,在全國工商聯提交的《關于進一步強化新能源產業政策支持導向的提案》,建議在調節光伏上網電價時盡量保持連續性、漸進性,減少對行業的負面沖擊。

據《北京商報》報道,根據國家電力“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目標為105GW以上,若按照105GW(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3GW,累計裝機77GW)下限測算,每年新增光伏電站規模僅7GW左右,若如此實施,則光伏產業上下游企業將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建議繼續落實國家能源局《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的“到2020年,太陽能光伏電站累計裝機量應達150GW”的目標不變。

除了強調光伏發電的市場規模外,適當提升上網電價亦是此次全國工商聯議案的亮點之一提案建議,未來5年,光伏上網標桿電價擬按照近10%的幅度進行下調,并采用領跑者技術產品的上網電價補貼加價5%。而在此前印發的《關于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中則明確,自2017年1月1日之后,對我國三類電價區的光伏發電標桿電價再度進行調整,降低后的電價水平分別為I類地區0.65元/KWh,II類地區0.75元/KWh,III類地區0.85元/KWh。

針對近年中國光伏產業大發展中出現的光伏發電項目用地難、用地貴、管理混亂的問題,31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關于理順光伏項目用地管理、土地稅費等相關問題的建議》的提案,建言理順光伏電站用地方面存在的問題,完善用地審批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多家光伏企業管理層也表示,光伏發電屬工業項目,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為60元/平方米,即4萬元/畝。如照此對光伏陣列面積征收,會影響光伏發電項目收益率,阻礙光伏產業平價上網的趨勢和速度。

全國政協委員朱共山指出,光伏發電項目用地中除辦公用房、升壓站、廠區路面硬化用地屬于建設用地外,其他光伏組件陣列,不改變原有土地類型,對土地沒有破壞,不按建設用地管理。與此同時,眾多業界人士認為,隨著土地的成本不斷上升,土地相關的稅負亦在不斷攀升,相關的法律制度亟待進一步完善,或者是政策干預。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劉漢元。在其提交的議案中明確指出,當前我國光伏行業從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等一系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產,再到下游的光伏發電,都是全額全稅征收。高額的稅費已經嚴重抑制了整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建議清理并改革不合理的稅制,減免光伏行業的全部稅費。

此外,結合電力體制改革,在輸配電改革等試點地區逐步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創新解決光伏產業面臨的問題,滿足我國發展清潔能源的戰略需要,推動光伏發電全面市場化發展。而這也意味著,競爭機制將成為2017年以及今后光伏行業的熱詞。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