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聚焦兩會:國產科研儀器需政府采購“扶一把”

時間:2017-03-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國內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購理應成為像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拉動我國科研儀器裝備產業發展的“第四駕馬車”。

美國儀器儀表行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4%,拉動相關經濟產值卻達66%。與之形成的對比是,我國科研儀器市場長期以來為進口儀器占據,2014年,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之間的貿易逆差高達177億美元。

“孱弱的國產科研儀器裝備產業鏈,是導致市場競爭失利的根本原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列舉的一組數字,讓兩會現場話題的討論戛然而止。

徐濤頓了頓,繼續拋出數據說,發達國家一方面在研制環節通過國家投入資助儀器裝備的原始創新,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要科學儀器設備計劃,每年投入上億美元支持儀器開發;另一方面,國外通過政府采購等形式保護本國產品,如美國規定政府采購要優先購買“在美國生產或者制造的零部件的成本要超過所有零部件成本的50%”的“美國產品”等。

“我國在采購環節的相關規定不夠完善,導致進口儀器裝備占據大部市場。”徐濤說,“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我國就把政府采購作為宏觀經濟調控手段,有效果但不明顯。

一直沉默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開始頻頻點頭,徐濤接著說,在國內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購理應成為像西方發達國家一樣,拉動我國科研儀器裝備產業發展的“第四駕馬車”。

“希望能細化落實國產科研儀器裝備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機制,對自主創新的高科技產品實行加分和優先采購機制。”徐濤話音未落,隔壁委員就插了一句,“附議徐濤委員的提案,一點小意見是:條件稍微差點也要向國產儀器傾斜”。

值得關注的是,相關部門對國產產品價值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創新產品和仿制產品并沒價格區別,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按產地原則(進口和國產)進行價格分類。

“這種簡單的分類法無視高端及先進產業創新技術的價值,歧視自主創新品牌。”在徐濤看來,要建立對自主創新產品的科學定價機制,以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對科研創新投入,促進儀器裝備的自主創新。

更多資訊請關注儀器儀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