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設備價格普遍比國外設備低30%-50%,紡織企業為何還是青睞外國貨?

時間:2017-03-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紡織服裝產業身處調整期的當下,泉州紡織企業逆勢大規模進口高端紡織設備。這一亮眼的采購行為,值得關注。

泉州海關近日發布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前10個月,泉州市紡織企業共進口紡織印染設備87批、814臺、5143.9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8.57%、196%和191.57%,進口數量及貨值均創歷史新高。據了解,這些紡織設備主要來自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均為國際上較先進和高端的設備。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紡織服裝產業身處調整期的當下,泉州紡織企業逆勢大規模進口高端紡織設備。這一亮眼的采購行為,值得關注。

從市場角度和企業發展角度看,民企采購國外先進紡織設備,屬市場化自由選擇行為,本身無可厚非。那么,這些企業緣何舍近求遠到國外購買設備,而并不選擇國內、省內或泉州本土的品牌產品?

事實上,相比洋品牌,國產設備也有獨特優勢——價格普遍比國外設備低30%-50%,且售后服務也較完善。然而,對企業來說,價格往往并非決定采購決策唯一的因素。

一個客觀的現實是,就當下紡織業的發展來看,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紡織業龍頭企業正逆勢做大做強,紡織設備采購的主力軍逐漸轉變成龍頭紡織企業。近年來,由于行業集聚度正在提升,龍頭企業成為轉型升級的主要角色。而他們的轉型,很大程度上體現為逐漸告別低端產能,轉而追求高附加值、高含金量、高檔次的中高端產能。在這轉變下,這些紡織龍頭企業對設備質量、性能、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與國產品牌相比,洋品牌在這些方面的優勢明顯。此外,與中小企業對紡織設備價格敏感度較高相比,現金流相對充沛的龍頭企業,對設備的價格敏感度則相對較低。正是在多種原因的綜合影響和作用下,泉州紡織龍頭企業紛紛加大采購洋品牌的力度。

與洋品牌相比,國產智能裝備的差距主要在技術、品質和性能上。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技術積累和人才瓶頸,在高端智能裝備領域,國產企業并無大建樹,讓人頗感遺憾。

鑒于裝備制造業之重要,近年來,國家、省、市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智能裝備制造業、數控一代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幾年來,這一行業發展較為迅速,國內、省內和泉州也出現一些龍頭企業,取得一些不錯的成效。但不得不承認,與歐美日的高端智能裝備相比,目前差距仍不小。面對差距,國產智能裝備亟須邁開大步,迎頭趕上。

裝備制造業,乃一國之“重器”,是制造業領域的“皇冠”,更是衡量一國和一個地區制造業競爭力之核心指標。期待各級政府能持續加大扶持力度,配合企業雙向發力,找準市場痛點,快速提升“重器”水平,使傳統制造業的高端設備采購盡快擺脫對洋品牌的過度依賴,真正實現國產替代和本土替代,打破洋品牌的市場壟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