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沖破五大傳感器技術難關 加速物聯網發展

時間:2017-02-2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三大技術影響著物聯網的發展,包括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3D打印技術。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傳感器技術在物聯網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性。

雖然物聯網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是目前它還是一個比較概念的,隨著業界對物聯網技術的熱捧,物聯網開始發力從概念走向現實。物聯網這張龐大的巨網開始涉足各個領域,比如智能家居、汽車行業、可穿戴設備等電子行業。隨著技術的進步,物聯網發展也受到各種技術限制,急需突破。

三大技術影響著物聯網的發展,包括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3D打印技術。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傳感器技術在物聯網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性。

http://www.hysjfh.com/callsale/sensor

不管是蘋果、谷歌、微軟等設備巨頭企業,還是其他最近興起的一些小的硬件創業公司,幾乎所有的設備制造商都在為提高用戶體驗而絞盡腦汁,未來的用戶體驗趨勢在于人機交互,而人機交互的橋梁就是傳感器。

傳感器的普遍應用,使得環境和人通過設備得以連接和互動,自動控溫的空調和自動控光的燈泡都是應用傳感器之后才得到的實現,而傳感器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穿戴式設備成為我們身體的延伸,并且是我們成為移動的物聯網節點。

傳感器是實現物物相連的重要關節點,但是現階段高端傳感器價格都比較昂貴,隨便一套幾萬幾十萬,沒有辦法商用。低端傳感器幾乎不能用,不僅數據準確度不高,而且可靠性極差,需要頻繁的去人工維護。物聯網所需要的數據,如果不準確,那么要這些數據有何意義呢?

因此不斷研發高端傳感器的同時,還應想辦法降低傳感器應用成本。

影響傳感器成本的主要因素?

1、目前傳感器市場都是以國外公司主導,國內主要是做一些低端產品,真正將傳感器做好的非常少,導致市場壟斷的現象。

2、相關核心元器件只有國外能提供,比如傳感器里面的一些LED光源、PD、電機之類的,國內相關產業鏈還不夠成熟。所以導致國內的材料成本偏高。

3、傳感器企業短期內看不到太大的收益,傳感器使用單位比較分散,單獨傳感器單價低,目前相關的一些行業,如果是做項目,不要自己去研發,而且隨便一個項目幾百萬幾千萬,來錢比較快,且不需要太多技術,導致真正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發的企業較少。

新型傳感器讓物聯網更省錢

據報道,紐約的初創公司Estimote開發了一種新型傳感器,它可以隨意粘貼在任何物體上,用來追蹤方位、活動量、溫度等各種數據。例如,追蹤自行車騎行里程,或是了解寵物狗的運動量。

美國科技網站Engadget上周四的報道稱,物聯網的一大問題是,消費者常常要買一些價格昂貴的附件或是更換新產品才能享受到智能傳感器帶來的各種服務,但有時候用戶只是想追蹤一下單車騎行公里數,他們可能并不想買智能自行車。報道稱,如果Estimote的構想取得成功,消費者就不用總是花錢了。這家公司開發的新型可粘貼信標可以將無線傳感器安裝在幾乎任何物體上,用戶可以通過應用程序追蹤目標物體的方位、活動、溫度等數據。例如,將傳感器貼在自行車框架上就可以追蹤騎行里程,貼在花盆上就可以發現植物何時需要澆水。

報道說,這種可粘貼傳感器暫時只面向開發人員,現已開始接受預訂,每套10枚,定價99美元。暫時還沒有支持這種傳感器的應用程序,用戶需要自己撰寫。不過報道稱,待測試結束之后,該產品應該可以很快推廣。

盤點五大傳感器的突破讓大家能對最新的技術有更全面的了解。

突破一:芬蘭成功研發世界首款高光譜移動傳感器

芬蘭VTT國家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將iPhone攝像機轉換為新型光學傳感器,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高光譜移動設備,這將為低成本高光譜成像的消費應用帶來新的前景,例如消費者將能夠使用移動電話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或健康監測。

光譜成像廣泛用于各種物體感測和材料屬性分析。高光譜成像對圖像中每個像素點進行光譜分析,可實現寬范圍測量。高光譜相機已經用于苛刻環境條件下的醫療、工業、空間和環境感測,但價格昂貴。VTT開發的高光譜移動設備,通過將可調節的微小MEMS(微光機電系統)濾波器與iPhone的攝像機鏡頭集成,并令其調節功能與攝像機的圖像捕獲系統同步,將智能傳感器與互聯網結合,使得利用具有成本效益的光學MEMS光譜技術開發新的移動應用成為可能,如利用車輛和無人機進行環境觀測、健康監測和食品分析等消費應用。

突破二:世界首個搭載小型化分子光譜傳感器智能手機發布

近日,長虹公司發布全球首款分子識別手機—長虹H2,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搭載小型化分子光譜傳感器的智能手機,可實現果蔬糖分、水分,藥品真偽,皮膚年齡,酒類品質等檢測,成為隨身攜帶的個性化健康管理集成終端。

據了解,長虹將實驗室級別光譜儀的能力和精度整合進可供人們日常攜帶和使用的手機中,有效提高用戶的日常生活質量。例如在檢測食品是否安全方面也有很大幫助,H2手機向所搭載的小型化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傳感器發出指令對被測物體進行“近紅外吸收光譜”的數據采集,并將光譜數據傳輸至云平臺進行分析、計算、處理,得出定性、定量分析結果,手機將數據化和圖形化的結果呈現給用戶,并向用戶給出相應建議及推薦,H2手機即可直接識別到物質的分子屬性。這樣就能對食物的安全性能做出鑒別,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突破三:納米傳感器把原子級別藥物輸入細胞

納米傳感器操作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可以在極微小尺度下完成傳統機器人無法實現的各種觀測、表征和操控作業,堪稱“無微不至”。通過改納米技術,可將原子級別的藥物輸入細胞中,觀察這些藥物對細胞的效果。

納米操作機器人具備位置檢測傳感器,可實現自動可編程運動,并具備多種功能強大的附加模塊。與傳統機器人相比,納米操作機器人具有超級靈敏、超高精確等特點,可以在極微小尺度下完成傳統機器人無法實現的各種觀測、表征和操控作業,堪稱“無微不至”。

突破四:新型光學生物傳感器可在幾秒鐘內識別感染性疾病

近期,俄羅斯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激光技術,用于制造新穎的光學生物傳感器,這種傳感器能夠在幾秒鐘內識別感染性疾病。該裝置通過紅外光來顯示有害的細菌和病毒,可以在大型的交通樞紐,如機場等需要不斷監測大量的客流的環境下得到廣泛應用。

這種快速分析可能被廣泛應用于大型交通樞紐,如機場這種需要不斷對流通乘客進行健康監測的環境下。目前,這種還是通過熱成像攝像機跟蹤體溫來實現。一個發燒的乘客可能是一個潛在的感染源。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清晰的分析是必要的,要辨別出來該人是否實際上是生病了,還是什么別的原因。利用現有的方法調查生物材料,如聚合酶鏈式反應方法要需要幾天。與之相反的是,這種新技術可以立即提供出檢測的結果。

突破五:全球首款晶圓級傳感器芯片或掀起光譜儀應用革命

2017年1月17日,領先的高性能傳感器解決方案和模擬IC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公司(amsAG)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高性價比的多通道光譜片上傳感器解決方案,為消費和工業應用實現新一代光譜分析儀開辟了道路。

多光譜傳感器采用新的制造技術,使納米光干涉濾波器極其精確地直接附著在CMOS硅晶圓上。該傳感器使用的干涉濾波器技術具有極高的精確性和穩定性,不受使用時間及溫度的影響,比如今常用于各類光譜分析儀器的組件尺寸更小、更具性價比。

總結,傳感器作為物聯網金字塔的基礎,未來將得到廣泛的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進步,傳感器也將朝著規模化發展,價格也將更親民。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以上內容由傳動網整理,部分資料來自電子發燒友網、維科網、智造網,圖片來自網絡。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