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否感到上腹部不適、腹脹、食欲減退”“請問是否打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請讓我看看您的舌苔顏色”……在經過一系列模擬醫生的問診流程后,眼前這個胖嘟嘟的藍色機器人給出了一份《問診結果》,并為患者推薦適合的科室和醫生。未來,這樣一個機器人將扮演醫生的角色對患者進行接診,您期待嗎?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杭州天和高科產業園內的杭州百世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近距離接觸到了這個聰明的“小家伙”。
通過工作人員的演示,記者看到,在進行模擬問診前,機器人通過集成在機器人手掌部位的智能傳感器和前置的平板攝像頭分別獲取了患者的體溫、心率、血氧、血壓4大體征數據和臉色、舌苔、表情等圖像數據,隨后通過數據庫內的模型比對和人工智能系統3-5分鐘的模擬問診后給出最終的導診和掛號科室建議。據悉,該系統在部分三甲醫院已經進行了臨床驗證,智能導診方面準確率高達95%以上。
百世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華告訴記者,智能分導診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和分導診的準確度,提升患者的就診滿意度。據介紹,目前平均一家三甲醫院的日門診總量約為6000人次,分導診人員工作量不僅非常大,還需要強大的醫學專業理論和實踐體系的支撐。而在實際的導診過程中,承擔導診工作的往往是護士、實習醫生、志愿者,其醫學屬性相對較低,難以做到精準導診。
智能分導診機器人目前基于合作醫院的7000萬份臨床病例以及杭州醫學情報中心的9800萬份文獻資料和國外醫療文獻等大數據,量化成多個疾病模型庫,通過內部計算機系統的認知計算能力,對癥狀、問題等進行分析,并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和分析技術,用最短路徑和癥狀樹的問答體系提高初診效率,為病人提供準確的治療方案。
田華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和西京醫院、湘雅醫院等國內知名大型醫院達成初步的試點合作協議,后續將在更多三甲醫院投入使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