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動化浪潮勢不可擋,機器換人時代即將來臨?

時間:2017-01-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金融時報報道,奧巴馬本周又為他的繼任者設下了一道坎。在特朗普預測自己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工作創造者”前一天,即將離任的奧巴馬指出“自動化無情的步伐將使許多工作過時”。

據金融時報報道,奧巴馬本周又為他的繼任者設下了一道坎。在特朗普預測自己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工作創造者”前一天,即將離任的奧巴馬指出“自動化無情的步伐將使許多工作過時”。

或許兩個人都正確。過去十余年間自動化基本沒什么改變,而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新進展暗示著自動化將要迎來大革新。相對于政治領導人,公司和商業投資者更關心的不是轉變“是否”會到來,而是“何時到來”。

對整個社會來說,自動化的步伐直接影響著工人流離失所的程度,進而影響到政治。對于試圖將最新機器人和智能機器推向現實世界的公司及其投資者來說,升級的步伐同樣重要。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經在諸如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上下定了賭注,不過最近似乎谷歌也在因這種計劃太過遙遠而憂慮其近期的盈利問題。

很多變量都會影響自動化的普及率。麥肯錫在本周發布了一份關于自動化的新報告,稱目前半數的人類工作已經可以由自動化技術來承擔。但是報告中并未道出完成整個取代過程需要多少時間。

考慮到監管和企業轉型能力等各種不確定因素,學者估計整個過程可能需要20至60年。投資者應該依據形式制定投資策略。

以自動駕駛汽車和卡車為例。雖然技術上已經表明汽車制造商和技術供應商的市場潛力巨大。但自動駕駛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30年才能成為主要市場。

貿易保護主義無力阻止自動化浪潮

汽車公司為了打造無人駕駛汽車平臺花費了數億美元。從本月CES2017上的展示來看,很明顯無人駕駛技術已經走出了實驗室階段:汽車制造商正爭先恐后將這這項技術帶上路。大公司能夠通過規模化來使研發成本降低,但行業中的小公司就需要面臨技術升級的挑戰。

奧迪等公司將自動駕駛視為進步趨勢。奧迪稱60%的新買家已經選擇支付3000美元到6000美元來升級自動駕駛。并且有理由相信這些客戶會跟著未來的技術發展繼續在車子身上花錢。由此看來,從自動停車到自動駕駛,其中的轉變可能是相當平穩而且有賺頭的。

完全取代人工駕駛是無人駕駛普及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白宮在一份關于自動化對經濟影響的報告中說,當今170萬卡車司機很可能將被取代。不過報告中也指出這個過程要用上幾年甚至幾十年。

另有一些非常務實的考慮。麥肯錫合作伙伴邁克爾·庫伊(MichaelChui)指出,將整個美國道路上的200萬輛重型卡車更新換代代價相當昂貴。麥肯錫預測這一升級成本為3200億美元。

具體的投資案例可以加快這一進程。長途貨運可能是新技術的最初滲入點。由人類駕駛員領航,自動技術駕駛的車隊作業形式可以帶來一種監督的自動化形式。雖然整個行業完成自動化轉變可能需要幾十年,但早期市場仍然是巨大的。

同即刻失業相比,漸進的自動化更為可取。技術首先讓司機生活更舒適,然后在中期彌補空缺的司機職位,直到最終完全取代人類承擔這份工作。平穩過渡模式同時也是許多AI和機器人公司的美好愿景。不過考慮到當下動蕩的政治氣候,平穩過渡實現的可能性要打一些折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