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汽車電子供應商德爾福汽車公司(DelphiAutomotivePLC)通過一輛無人駕駛的奧迪(Audi)Q5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完成了橫跨美國東西海岸之旅,以此向世人證明無人駕駛車時代已經到來。
現在,德爾福正從無人駕駛車的路面測試邁向實際銷售。1月5日至8日,在拉斯維加斯召開的消費電子展(CES)上,該公司將讓數百名潛在客戶試坐無人駕駛的奧迪車,體驗一段途徑崎嶇地面和隧道的行駛路線。其目標是:在這一盛會落幕時為該公司的全自動駕駛系統贏得一些真正動心的潛在客戶。
“過去兩年,我們在消費電子展上主要是展示這項技術,讓外界為它的潛力而驚嘆。”德爾福高級工程設計部門副總裁格倫?德沃斯(GlenDeVos)稱,“2017年,討論的焦點都是生產路徑。”
現在,自動駕駛汽車終于從研發實驗室駛入展廳。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MotorsInc.)、寶馬汽車公司(BMW)、福特汽車公司(FordMotorCo.)和沃爾沃汽車公司(VolvoCars)都已承諾在五年內推出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AlphabetInc.最近剛剛剝離了谷歌自駕車項目(GoogleSelf-DrivingCarProject),并將其改名為Waymo,然后很快發布了其無人駕駛微型廂式車——ChryslerPACifica。該公司還稱,正在與本田汽車公司(HondaMotorCo.)洽談,后者希望引進谷歌技術。當消費電子展于1月5日正式開幕時,人們的話題焦點將不再是證明無人駕駛技術,而是向汽車制造商、打車服務供應商、公共交通運營商以及最終的消費者兜售無人駕駛技術。
谷歌waymo項目
“我們很快就能將這項技術帶給大眾。”現在負責Waymo項目的前汽車業高管約翰?克拉夫奇克(JohnKrafcik)在Waymo成立時稱,“我們正處于一個拐點。”
在這個曾以手機和視頻游戲而聞名的展會上,汽車科技展區的面積將達到四個足球場那么大,比2016年高出21%左右。約有138家汽車技術參展商都計劃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占得一席之地。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稱,到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20億美元,到2035年將占到全球汽車銷量的四分之一。由于一款汽車上市大約需要四年時間,若要在本世紀20年代初發布配備自駕駛系統的車型,那么現在是時候與供應商和技術合作伙伴敲定協議了。
“2017年消費電子展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咨詢機構埃森哲公司(Accenture)高級董事總經理兼汽車業務負責人盧卡?門圖恰(LucaMentuccia)稱,“無人駕駛技術已成為下一個主戰場。”
“普銳斯難題”
咨詢機構阿利克斯合伙公司(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兼汽車業務負責人馬克?韋克菲爾德(MarkWakefield)稱,廠商之所以要爭相推動無人駕駛車上路的一個原因在于它們擔心所謂的普銳斯(Prius)難題。在豐田汽車公司(ToyotaMotorCorp.)大約20年前率先推出混合動力技術后,普銳斯成為了混合動力車的代名詞。如今,普銳斯仍然主導著混合動力汽車市場。”
“沒有人真正想成為普銳斯的競爭對手,因為豐田汽車公司已經在買家心中有效地奠定了駕駛體驗的基準。”韋克菲爾德稱,“當后來者也推出類似技術時,其得到的市場反饋往往會是‘哦,你們也做了一款這樣的車?’”
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獲得了最多的關注,因為該項目在過去7年里完成了超過200萬英里(約合322萬公里)的道路測試。Waymo還沒有披露其業務模式,但它可以借鑒母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大獲成功的安卓(Android)模式。與傳統汽車制造商不同的是,Alphabet的業務往往注重經常性的收入來源,例如搜索廣告。
谷歌項目
在全球市場,五分之四的智能手機都是基于安卓操作系統。安卓為谷歌旗下的各大服務提供了創收渠道。同樣,Waymo也可以為無人駕駛汽車開發基礎軟件,然后向汽車制造商提供技術授權并利用服務和數據創收。
“谷歌在這方面的策略是經過充分測試的。”交通運輸數據新創公司Zendrive的首席執行官喬納森?馬特烏斯(JonathanMatus)稱,“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平臺來造就支配地位。”馬特烏斯曾從事過安卓系統的開發。
消費者很可能會在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后座上率先體驗自動駕駛技術。優步科技公司(UberTechnologiesInc.)正在匹茲堡和亞利桑那州測試一批沃爾沃(Volvo)XC90無人駕駛SUV。福特汽車公司宣布,旗下處于測試階段的無人駕駛車數量將于2017年增長2倍,達到90輛。后來又稱,其第一批無人駕駛車將于2021年用于網約車和共享用車服務。通用汽車公司計劃在亞利桑那州測試無人駕駛的雪佛蘭(Chevy)Bolt,這些車將被安排到Lyft的網約車車隊中。
優步科技公司在匹茲堡和亞利桑那州進行測試作業
讓消費者適應
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先適應無人駕駛技術,最后讓他們為自己的汽車購置該技術。沃爾沃稱,該公司將在5年后為XC90提供價格為1萬美元的自駕駛系統選項。通用汽車公司正在開發一款名為“超級巡航”(SuperCruise)的半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可支持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
“Lyft車隊中的雪佛蘭Bolt將讓人們接觸到通用汽車公司的無人駕駛技術。”韋克菲爾德說,“消費者對該技術樹立信心后會想,‘哇,雪佛蘭無人駕駛車確實不錯。’消費者們繼而覺得應該買輛配備了‘超級巡航’的Bolt。這就是通用汽車公司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將第一批無人駕駛汽車用于共享場景也是合理的。這是因為讓無人駕駛車實現360度視角觀察周圍環境的傳感器仍然相當昂貴,而讓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所有乘客分攤成本則將有助于支付相關費用。
“高成本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韋克菲爾德說,“目前沒有廠商指望在第一代或第二代無人駕駛技術上賺許多錢。”
安全改進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Jonas)稱,自動緊急制動等半自動功能應該會帶來安全性的顯著改善,而這將加速推動消費者對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需求。
喬納斯說:“汽車安全氣囊從推出到獲得高滲透率經過了長達15年的時間。”
總部設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特斯拉(該公司不在消費電子展之類的展會上參展)可能是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最大加速劑。特斯拉現在為旗下所有的汽車都配備了無人駕駛技術所需的硬件。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稱,特斯拉很快就會準備好推出無人駕駛技術。這對其他公司帶來了壓力。
2016年12月,馬斯克在他發布的推文中分享了一個鏈接,鏈接內容是一輛ModelX的儀表板視頻文件。視頻顯示,在一條歐洲高速公路上,這輛ModelX在前方兩輛車相撞之前的一兩秒鐘之前發出了警告。
“特斯拉現在是一個顛覆者。”韋克菲爾德說,“其他汽車制造商采取慢慢來、有條不紊的發展策略,而特斯拉則是先發制人,搶先推出產品,最終其他廠商就不得不拿出與之競爭的產品。”
監管變化
無人駕駛技術也獲得了美國監管部門的推動。美國監管部門在12月份提出了新規,要求汽車預裝通信芯片,以幫助避免車禍事故。被稱為V2V的車對車通信技術將在五年內推出,這將讓無人駕駛車變得更智能、更安全。
“與我們合作的每個政府部門都一直在等待這一新規。”咨詢機構HNTBCorp.的智能交通系統部門全美負責人吉姆?巴巴羅索(JimBarbaresso)稱,現在,“人們將見證聯網汽車的加速發展以及汽車制造商的更多相關努力。”
對于德爾福及其合作伙伴——MobileyeNV和英特爾公司(IntelCorp.)而言,它們的自駕駛系統可能會率先應用在機場有軌電車或租賃巴士上。德沃斯稱,取代人類駕駛員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將此類系統的運行成本降低70%。
“背后的經濟賬真的很吸引人。”德沃斯說,“在消費電子展落幕后,我們預計會與三四家客戶認真地進入下一階段接洽。”德沃斯將在拉斯維加斯讓電車操作員試坐德爾福無人駕駛汽車。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