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PK最強人類 強勢上演《人機大戰》

時間:2017-01-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動感十足的音樂節拍帶動下,幾位“舞者”開始熱舞,吸引了諸多圍觀者。然而,走近一看,才發現這些“舞者”竟是一群小機器人。它們的動作整齊劃一,“萌”態十足,令人忍俊不禁。

近日,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聯合主辦,中科院武漢分院、中科院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武漢科學普及研究會、中科產業育成(湖北)有限公司承辦的大型科學挑戰類節目《人機大戰》全國項目征集會武漢站在武漢酷炫上演。現場有來自社會各界300余人參與活動。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這次《人機大戰》武漢站的路演項目,也是群英薈萃,涵蓋了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重慶等省市的前沿人工智能項目。

此次征集會迎來了目前《人機大戰》年齡最小的路演嘉賓——來自鄭州的8歲小朋友張游千。他發明的三分球機器人挑戰現場成人觀眾,并以大比分優勢取得了勝利。“科學無處在,機械也無處不在。我想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效力’。”他說。

此外,一大批精彩的人工智能項目在現場“大顯身手”,如具有移動視頻監控及分析、無人機協同監控、緊急呼救、遠程對講、環境監測、一鍵暴沖功能的自主巡邏車型機器人;準確率比國內外其他廠商高一個數量級的人臉識別技術;手持操作、方便快捷、便攜性高,卻僅重0.83千克的手持式三維掃描儀……

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表示,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始終把科學知識普及和科學精神傳播當成自己的重要使命。在未來的合作中,中科院將繼續發揮自身的科學資源優勢,從人才、技術等各方面對《人機大戰》節目予以強有力的支撐。

據介紹,中科院科學傳播局為該節目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程度高、學科領域涉獵廣的頂尖科學家團隊。節目專家團由來自基礎理論學科、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人機交互等涉及人工智能多方面的數十位資深專家及青年學者組成。

評審團成員、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黃心漢認為,這一節目是提高公眾科學自信心和科學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能夠激發全民對科技創新的熱情。

此外,中科院武漢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李海波說:“科研成果擱置在實驗室里,不能與國民經濟發展需求有效結合,這是對科研資源的極大浪費。”

中科院武漢分院通過十多年努力,探索并實踐了先進技術和成果向產業轉移的新模式,先后在農業、資源環境、光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和大型工程技術服務等諸多領域與政府和企業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產、學、研合作。

《人機大戰》是目前中國最高水準的科普擂臺,邀請了國內國際的頂尖人工智能向最強人類發起挑戰,是國內首檔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學挑戰節目。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節目部主任吳曉斌表示,《人機大戰》是一檔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的科學節目,節目將借助生動、活潑、易受的視頻語言開展大眾科學傳播,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據悉,相關項目征集將持續進行。隨后節目還將去往上海繼續舉辦項目路演活動,尋找能與“最強人類”PK的“最強機器人”。《人機大戰》節目將于2017年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以季播形式在黃金時段推出。

編輯點評:《人機大戰》從籌備開始就備受關注,這還得益于2016年李世石和阿爾法狗的圍棋大戰。雖然人工智能在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但普通老百姓對此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人機大戰》的出現既可以讓我們看到前沿科技,又能激發普通民眾的參與熱情,在科普教育宣傳方面,無疑帶動一種良好的形勢。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