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馮小剛在微博上發長文喊話王健林,長文里指出其影片在萬達排片遇冷是因為萬達前高管被華誼挖墻角,隨后王思聰在回應中透露華誼挖走有敬業協議在身的高管的確令萬達“不悅”。其實被挖墻角在企業中并不少見。董明珠曾經就因挖墻角之事直言要把挖墻角之人趕跑。挖墻角往往挖的是企業核心員工,核心員工的流失會帶來技術和經驗及客戶的流失,增加企業經營成本,核心員工是現代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企業的生命線,對于企業贏得競爭優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的保證。可見這些企業領導為何在挖墻角之事上如此在意了。
所謂企業的核心員工是指那些可以真正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目標提高公司的競爭優勢,或能夠直接幫助主管提高管理業務能力、經營能力和抵御企業管理風險能力的員工。正如“巴萊多定律”可知20%的員工可以創造80%的績效,核心員工能力超群,對整個公司的生存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臨近年底,許多獵頭公司蠢蠢欲動,企業如何變被動為主動留住核心員工呢?在此之前要分析核心員工流失的原因。
薪酬體制的不合理
企業不能提供合理的、有競爭力的薪酬,通常是引起核心員工流失的直接原因。薪酬是企業對核心員工的價值的一個最直觀的的評價。完善的薪酬制度是留住核心員工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不公平的、不合理的、缺乏競爭的薪酬福利會導致核心員工有離職的行為。
管理理念存在誤區
在管理過程中,較多企業對人才往往只重引進不重培養。而且在招聘過程中沒有堅持能崗匹配原則,往往喜歡高學歷人才,而不論其是否適合本企業的發展需要。在與員工之間也缺乏溝通與聯系。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及內部組織結構的日益復雜,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觀點和意見也有日益隔閡的趨勢,最終使得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企業的發展前景。對于有些企業來說,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不高,又或者是高層管理人員的經營理念、價值觀與核心企業員工有沖突,這也是造成核心企業員工流失的又一重要因素。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的文化氛圍是否與核心員工的發展價值觀一致,如果是存在很大的分歧,則會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離開。
員工的自我發展受到限制
企業核心員工的流失不僅僅只是一個原因,有可能是多個原因一起作用的結果。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核心員工流失的動機不同。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階段,核心員工的離開很可能是因為薪酬的原因,但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階段,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薪酬不再是考慮的第一選擇,更多的是自身發展的需要,自身是否與企業的價值觀以及企業文化相契合成為了首選因素。
明晰企業核心員工流失的原因,對癥下藥,留住核心員工有路可尋。
創新管理體制
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引進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轉變用人觀念,大膽使用有才干的外來人才,權利外放,真正的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留在企業里的各種近親進行一次“清理”,能繼續留用的視同外聘員工對待,根據其能力安排適合的崗位;對不能或不宜繼續留在企業中工作的,要痛下決心堅決辭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企業的各種管理制度,把“人治”轉變為“法治”,明確規定各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做到權責對等。企業的高層領導應適當放權,不應越權管理,以便為有才能的人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
知人善任,幫助核心員工發展
松下幸之助說:“企業即人。如何合理使用人才,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贏得員工的獻身精神、留住人才、實現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是企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合理使用人才,企業首先要能識別人才,為人才競爭創造條件,通過競爭與激勵,使人才脫穎而出。其次,為人善用,企業必須依事用人,用人之所長,放在最合適的地方,發揮員工實力,使員工在工作中得到發展和成長。此外可通識別企業核心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對其職業發展進行管理。事實表明,職業的發展對于核心員工是最有吸引力的。企業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識別出核心員工的職業發展方向,包括問卷調查、座談以及行為評價等。同時突出員工在職業發展規劃的話語權,讓員工真正有主人翁的感覺。此外,企業應該重視核心員工的內部晉升,為員工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注重企業軟實力的打造
企業文化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核心,也是成功企業必然追求的思想內涵。企業競爭力,從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可以發現,很多優秀的員工都是被企業深厚的企業文化所感染而選擇與企業一起發展。企業在對員工進行職位培訓時,需要融入企業的文化,將企業文化與員工的個人發展規劃融入一起,要使員工明白自己未來的發展與企業的遠景目標實現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實現目標中的作用,要讓員工感到在企業里“有價值、有奔頭、有收獲,有意義”。
歸根結底,留住和吸引企業優秀人才的秘訣在于對人才重視,以人為本。在現代商業環境中,重視人才的方式不僅是提高員工的物質待遇,調查顯示,成長機會、關系融洽、有成就感和給員工以公正評價等因素對員工的激勵因素正在增強。人才的智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挖掘的。二十一世紀,能夠開發和控制人才智力的企業家才是偉大的成功的企業家,才可以引領企業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