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圳在高新科技方面發生了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10月份的雙創周聚集了庫克、馬云、馬化騰等國內外企業巨頭的親臨,與國家領導人共同探討新動能、新科技的發展現狀和前景;11月份的第十八屆深圳高交會吸引了3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超過1萬個項目參展,有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客商到會,創歷史之最。
如果說北京是中國文化政治中心,上海市金融貿易之都,那么深圳,毫無疑問就是科技創新之城。誕生在這片熱土上的高新科技企業與科技創新成果,數不勝數。譬如在今年實現爆發式發展的增強現實(AR)技術,從研發企業體量到落地應用規模,都可謂中國之最。
無論是雙創周還是高交會,AR技術都是今年被重點關注和提及的領域,如騰訊、TCL、華為、中興等深圳本土企業,都已在AR方面積極布局。據統計,目前全國約有300家企業致力于發展AR/VR產業,其中約三分之一的企業落戶在深圳。
深圳在AR高科技方面的產業主要有哪些優勢,是非常值得去探究的。
1、軟硬件雙頭并進,發展迅猛
深圳華強北和中關村在業界有一樣的名聲,這小小的1.45平方公里的土地里,至少誕生了50個億萬富翁,也孕育了騰訊、神舟電腦、同洲電子、金證、洪恩軟件、易道智慧等一批知名企業,在硬件的生產、銷售都走在了中國最前沿,具有風向標的地位。而另一方面,深圳南山科技園文化氛圍濃郁,眾多科研院所云集,是國內科技、信息、人才資源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其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產品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成為深圳市自主創新的主要特征。這兩個區域孵化了無數包括AR、VR、MR在內的前沿科技產物,基本上所有高新科技創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里可以都快速的獲得系統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深圳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如此迅猛的原因。
2、深圳科技產物的供應鏈和渠道
在供應鏈方面,深圳憑借電腦、手機、汽車、手表等制造業積累的優勢,聚齊眾多電子核心供應鏈企業,其中包括高通、英特爾、ARM、瑞芯微四大芯片平臺的方案公司、國內掌握專業感應技術的企業,給AR音頻和視覺帶來了更好發展基礎和契機,可以滿足高科技創業公司從設計到制造,從芯片到網絡到續航到連接到傳感器再到材料等方面的需求。
如果說完善的供應鏈是催化劑,廣泛而獨家的銷售渠道則成為了AR企業的獨門優勢之一。作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分銷中心之一,深圳有著強大的電子經銷網絡,而其名聲在外的電子設備交易中心——華強北每天更是吸引著數以千計的中間商、外貿商的光顧,同時深圳眾多AR體驗點鋪設也帶來了大量的銷售。比如新三板AR第一股摩艾客,就是土生土長深圳企業,其目前正大力推廣的AR體驗館已經從深圳逐步向全國蔓延。
3、深圳政府對高新科技創業的大力支持
除了前面提到的高交會和雙創周本身已足以說明深圳政府對高新科技的重視外,對于那些中小型的有突出創新產品的初創科技企業,深圳政府每年都會給予數萬到到百萬人民幣不等的資助金額,這大大鼓勵了創業者的動力和創新熱情。除此之外,深圳市委市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關于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促進科技創新,其中在強化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服務支持方面,提及“利用深交所創業板設立的單獨層次,支持深圳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深圳向世界輸出“科技創新之城”名片的決心。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