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系電梯
OTIS奧的斯
OTIS奧的斯美國品牌,世界上第一臺電梯就是奧的斯制造的,世界第一大電梯生產廠家。奧的斯在中國目前有包括天津奧的斯、西子奧的斯、大連星瑪、江南快速等合資公司。而以上公司也只有天津奧的斯生產的gen23000系列及4000系列采用的otis的技術,質量也過硬,但價格也基本是天價,而打著奧的斯旗號的其他廠家都是國內運營的產物,各大部件均為國產,而并非otis的技術,當然這些廠家的產品從價格上來說也是有很大差異,羊毛出在羊身上,同一規格不同的貼牌廠家價格都能差出2-3w,差在哪里想必大家也能想到。
Schindler迅達
瑞士品牌,世界最大的扶梯供應商,毫無疑問迅達的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在技術上是領先于其他廠家的,但是直梯一直表現一般,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出現過幾次惡性事故,銷量一直也沒有上去,而在業內迅達直梯也是故障率最高的。
KONE通力
芬蘭通力創立近百年,一直致力于電梯技術研發,1996年率先推出了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技術和無機房電梯技術。在國內有昆山通力和巨人通力兩家合資廠家,昆山通力號稱進口件比重較高所以價格定位也比較高,而實際上大部分部件基本都是國產化;巨人通力只是通力公司為了搶占國內住宅電梯中低端市場在湖州建立的合資企業,不能算作通力的真身。而通力公司技術壁壘一直比較嚴重,一般代理商及技術人員維保能力不過關導致通力電梯維保周期長費用也比較高。
ThyssenKrupp蒂森克虜伯
德國蒂森是世界最大的鋼鐵集團,電梯僅占到集團業務的5%,世界三大電梯廠家之一。蒂森也一直打奢侈牌,而不是技術牌,價格相對其他廠家來說是最高的。蒂森目前在上海和中山有生產基地,上海工廠面向國內生產低端產品。國內很多人都迷信蒂森,而實際現在蒂森電梯主要部件也基本國產化,近年來也是事故頻頻,鋼絲繩經常有斷裂現象。
以上就是傳統上所說的世界四大電梯廠商,全部為歐美企業,在國內的特點是售價高,貼牌較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很多標榜進口的部件實際就是國產產品進入保稅區貼牌再拉出來就稱為進口部件。也不要迷信進口產品就一定好,電梯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行業,國內技術也日趨成熟,真正進口產品國內的安裝維保上不能達到國外標準,維修周期長,成本高。
日系電梯
Mitsubishi三菱
上海三菱電梯恐怕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電梯品牌了,也連續多年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三菱進入中國市場較早,而且一直在中央電視臺打廣告那句“上上下下的享受”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詞。實際上三菱電梯在國際上知名度一般,基本無法打入歐美市場。上海三菱電梯在2003年以前的產品確實采用日本的技術,包括經典的GPS-3系列,不可否認采用日本技術的產品質量很好,但在2003年以后日本撤資,上海三菱已經全部國產化,在日資撤出后匆忙推出的hope及hope2由于技術不成熟馬上就被市場淘汰,而后又推出的lehy和lehy2凌云系列、08年推出的legy菱捷系列是為了搶占中國市場推出的低端產品,但價格借助品牌效應沒降下多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上海三菱電梯和三菱電梯不是一回事,品牌不同標志也不同,上海三菱電梯產品上是不會出現“Mitsubishi”的標志的。上海三菱電梯近年來在管理比較混亂,在售后服務上也存在店大欺主的現象。說些題外話,日本三菱重工作為日本最大的右翼軍工企業一直以日本大和民族的興亡為己任,身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對三菱進行抵制。
FUJITEC富士達
富士達是日本電梯廠商中唯一能夠打入歐美市場的電梯產品。富士達也是日本電梯廠商中唯一專做電梯的企業。富士達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為廊坊華升富士達,富士達的新產品更新比較慢,營銷策略求穩,在國內分公司較少,代理商做的較多,維保跟不上。富士達電梯沒什么特點,主要就是穩定。富士達電梯在維保上進行壟斷,需購買電梯運行次數,電梯在運行多少次之后電梯自動鎖定,必須由富士達廠家親自開鎖繼續購買,一般大的電梯廠商不屑去做這方面的壟斷。
日立
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15日(2007年7月前稱廣州日立電梯有限公司)。公司由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70%)和廣州廣日集團有限公司(30%)共同投資建立。日立的永磁無齒輪曳引機相對其它廠家來說,能耗高10%-15%。日立公司在2002年降低生產成本后,整個產品的質量也受到影響,產品壽命也受到了影響。另外日立產品故障率高,天津、廣州等地相繼出現日立電梯墜落事故。日立電梯的安裝基本為代理商安裝,安裝質量無法保證,而且售后也很難保證。純進口產品價位較高,而且由于技術保密、配件稀少,造成運行維保成本很高。
Toshiba東芝
東芝電梯控制系統為自主研發,成本較低。所有日系電梯也基本都有這個通病,就是降低成品,實現利潤最大化,而且日本公司不會將最好的技術帶給中國,目前東芝在中國的主控系統就是日本主控系統的精簡版,比真正的核心技術最少相差10-15年,缺少很多模塊,包括并聯功能很多都是假并聯,未經過模塊計算。東芝在售后服務上做的也不是很好。
富士
首先需澄清的是在日本根本沒用富士電梯。目前國內掛富士電梯品牌的電梯廠家不下20-30家,最大規模的也不過200多人,其實這些廠家全部是掛羊頭賣狗肉,采購個富士斷路器就號稱富士電梯,其實大部分為拼裝廠。質量無法保證,售后也無法保證。
三洋電梯
沈陽電梯廠于90年代分家為沈陽富士和沈陽三洋電梯,三洋電梯從日本購買了“三洋”這個品牌,而實際上日本三洋沒有電梯分支。生產車間與三洋重工共用一個車間,生產流水線條件比較差,主要部件全部靠外購其他廠家產品掛牌,年產量比較小,人才流失比較嚴重。銷售時一般與富士相互掛牌,基本以代理商為主,公司內部沒有真正意義的維保部門,全部外包給代理商去,所以造成三洋電梯一直在走下坡路。
日系電梯已舒適節能精巧為設計理念,節約成本降低造價,雖然舒適行方面能迎合中國市場,但是壽命相對來說都較低。就像汽車一樣,日系以外觀、節油來迎合市場,但質量相對來說有一定縮水。日系電梯在中國占有份額很大,但這些日系品牌均未將最核心的技術帶給中國,而是用中國的人力資源去賺中國人的錢。試想等幾十年后,中國地產飽和,日本在中國沒有賺頭的時候日本必然撤資,售后維保必將難以繼續。
國產品牌
BLT博林特
沈陽博林特電梯隸屬于沈陽遠大集團。沈陽遠大集團作為世界幕墻龍頭老大于2001年成立了沈陽博林特電梯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以“真是做事誠實待人”的企業文化理念經營公司。今年剛在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成新的電梯產業園,占地0.9平方公里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梯生產基地之一,正在建設的電梯試驗塔也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電梯試驗塔。博林特電梯是中國電梯行業的一匹黑馬,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秉承德國電梯技術。作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博林特電梯一種致力于創立世界知名電梯產品,相對于合資品牌提供給國內過時技術的現狀博林特電梯全面引進德國先進電梯技術,聘請歐洲專家作為技術骨干進行研發。目前博林特電梯產品知名度不是很高,而且由于設備成本、管理成本、材料成本較高,價格沒有太明顯的優勢。另外由于秉承著德國技術,博林特電梯比較注重實用性,在外觀精細度等方面相對沒有日系電梯好,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目前公司也針對外觀進行了升級,升級后的產品會對市場帶來一定沖擊。博林特電梯目前處于上升階段,也正在籌劃上市,想必將來也必將復制遠大集團在幕墻行業取得的良好成績。
康力
康力電梯是做電梯配件起家,作為一家上市電梯企業,康力電梯在扶梯領域生產技術和產品生產線成熟度比較好??盗﹄娞莩闪⒁詠硪越涿褡迤放茷榧喝?,企業、產品及技術發展穩步上升。不過康力電梯在上市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股權糾紛,網上的負面新聞較多,包括為了上市進行的融資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行業內部口碑一般??盗χ碧葙|量不是很穩定,在控制系統及變頻器上為了節約成本一直采用比較低端的產品,均為外購,價格比較便宜,時常有溜車墜梯現象出現,目前在南方市場做得不錯。
KONE通力
芬蘭通力創立近百年,一直致力于電梯技術研發,1996年率先推出了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技術和無機房電梯技術。在國內有昆山通力和巨人通力兩家合資廠家,昆山通力號稱進口件比重較高所以價格定位也比較高,而實際上大部分部件基本都是國產化;巨人通力只是通力公司為了搶占國內住宅電梯中低端市場在湖州建立的合資企業,不能算作通力的真身。而通力公司技術壁壘一直比較嚴重,一般代理商及技術人員維保能力不過關導致通力電梯維保周期長費用也比較高。
永大
上海永大是臺資企業,是臺灣永大與日本日立合資的電梯生產企業。以前與日本合作生產,在2004年以后臺灣永大退出永大電梯,目前為國產品牌自有技術,永大電梯控制系統穩定性比較差,產品技術比較過時。
廣日電梯
廣州廣日電梯工業有限公司是廣州廣日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核心支柱企業,華南地區電梯整梯規模最大生產基地之一。
其他國內諸如江南嘉捷、江蘇申龍,杭州西奧,杭州西尼等電梯廠家也各有所長,當然也有拼裝廠拼裝出來的電梯,就想攢電腦一樣,在江浙電梯產業基地逛一圈就能拼出一臺電梯來,這樣的電梯質量根本無法保證。我們要看到國產品牌的優勢,我們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發展自己的自主民族品牌,有全國人民的支持,文化相同、理念相同,有政府的支持,這就是最大的優勢。中國的電梯行業發展到今天,并非所有的行業都是進口的,也并非進口的就是好的,中端含以下的品牌,直梯2.5米/秒以下扶梯提升高度在12米以下,無論產品的制作水平、質量、性能指標、安全性、可靠性,與進口電梯相差不大,與合資產品相比區別并不明顯,所以作為中國人還是應該支持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