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廣東智博會11月29日-12月2日在東莞召開。記者從展會上了解到,此次展會吸引了包括美國哈斯、德國羅德斯、日本發那科等行業龍頭企業在內的1251家裝備企業參展;而參展的莞企達368家,占比近3成,有拓斯達科技、潤星科技、臺一盈拓等名企。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機器換人,智能制造成績斐然:目前,東莞市工業機器人研發及生產企業70家,約占全國總數的10%;而智能裝備制造企業400多家,預計今年總產值將超過350億元。根據發展規劃,東莞力爭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智能制造企業,從研發單一的機械手到企業生產全自動方案,正在向“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制造設備的智能化和產品的智能化”全程智能化方向發展。
成績斐然:今年智能產業產值逾350億元
記者從2016年廣東智博會了解到,近年來,東莞市大力實施“機器換人”,推動制造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共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1485個,拉動綜合投資230億元,均位列廣東省第一。
同時,東莞市堅持以需引供,依托“機器換人”激發的龐大需求及良好的產業鏈配套基礎,加大智能制造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力度,力爭打造出一個新的優勢產業。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市80多萬的市場主體中,工業企業就有8萬多家,形成涉及30多個行業的制造業體系。
目前,全市擁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2111家,今年前三季度的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均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一半左右。其中,工業機器人研發及生產企業70家,約占全國總數的10%;智能裝備制造企業400多家,預計今年總產值將超過350億元,涉及數控機床、機器人裝備、電子工業專用裝備、紡織裝備、制鞋裝備、線纜裝備、包裝印刷裝備等十多個行業。
未來,東莞將進一步推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機器換人”和智能改造,深入探索物聯網協同、智能化管控、大數據服務等智能制造模式,積極建設更具影響力的智造強市。
根據發展規劃,力爭到2020年,全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52%和38%以上。
智造突破:從換單個機械手到全程智能化
真正的工業機器人并不只是換個機械手這么簡單。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智能制造企業,不再只局限于攻克某個機器人部件,而是從研發單一的機械手到企業生產全自動方案,這在智博會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記者走訪本屆智博會展區時發現,相關智能設備靈巧和精密程度之高,引來參觀者頻頻點贊。參展商東莞艾爾發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市場的需求,艾爾發自主研發出五軸機器人,可以實現翻轉夾取物件,比三軸效率提升近30%。
東莞信易電熱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峻睿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倒逼制造業必須提高產品品質,提高自動化效率。此次展會上,信易公司帶來了最新的sLink技術,利用現有的網路技術,使用各種智慧型控制器即時讀取系統中各機型的生產資料,有效提升生產資料的采集效率和準確度。其同時也可以自主定制“無人工廠”智能平臺,嘗試為中小企業帶來智能化解決方案。
“智能機械如果沒有軟件平臺去作支撐,只能各干各的?!眳蔷1硎?,今后,如何應用科技實現對機器人管理,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無線工廠等信息化技術,實現大量的數據傳遞和處理,最終達成互通,是眾多廠商急需解決的問題。
細分領域工業機器人發展潛力巨大
在11月29日舉行的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表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是6.8萬臺,增長速度是18%,預計在2017年仍然會保持15%以上的增速。之所以能夠這么快增長,主要是我國制造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宋曉剛認為,從今后發展趨勢來看,工業機器人的主戰場是量大面廣的制造業。而機器人產品需要跟工作單元、生產線集成在一起,才能充分發揮作用。他表示,面對制造業中不同細分行業的具體應用,圍繞應用來開發,企業定會有所作為。從產業總的發展來說,我國機器人企業更熟悉我們自己的市場。宋曉剛認為,未來,智能制造相關的政策扶持或利好消息將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