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稱,蘋果第二大代工廠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已緊隨老前輩富士康(Foxconn)的步伐而啟用了自動化工廠項目。據該公司董事長童子賢(T.HTung)透露的消息稱,這一項目啟動后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會大幅減少新員工的招募數量。
據悉,擁有超過5萬名工人的和碩上海工廠就已經啟用了自動化產線,目前該工廠僅需要20人即可勝任此前需要上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同時,該工廠現在已經減少了自己的招聘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曾有媒體曝光了和碩上海工廠存在勞工薪水過低、過度加班和住宿條件惡劣等問題。根據蘋果為其代工廠商制定的官方指導意見,工廠工人每周工作時長不得超過60小時。而實際調查結果顯示,該工廠每周工作60個小時或更少時間的工人數量僅占42%。同時,按照中國法律的規定新員工崗前培訓時間至少24小時。而該工廠僅提供8小時的崗前培訓,但卻強制要求員工承認已接受20小時的安全培訓。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和碩各地工廠中會有多少條產線轉向自動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解決方案至少幫助公司解決了兩方面的問題。第一,低級的組裝工作已經越來越難以招到人;第二,不斷提高的各地業內薪資標準為公司所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
除此之外,和碩此番啟動人力成本更低的自動化生產線也會間接讓蘋果受益。因為今后和碩的代工訂單報價可能會有所降低,進而為蘋果產品創造更高的利潤率。
事實上,近幾年來富士康科技集團作為全球最大電子產業制造商,在“關燈工廠”、“機器換人”的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而該公司也早在自動化產線方面邁出了一大步。舉例來說,富士康位于江蘇昆山工廠的員工數量就因為這一自動化項目的啟動而從11萬人縮減到了目前的5萬人。
具體來說就是,在富士康“工業4.0”自動化智能生產線的其中一個生產流程中,15臺設備在3名工人的看護下一天可以生產130萬件中間產品,完全顛覆了以往幾百名工人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接力作業的歷史。在生產連接線接頭的熱熔焊接廠房,機械手臂在昏暗環境下取代人力處理精密零件的二次成型作業。而且,每條產線每個班僅需1人監控機器,但每12小時的產量就可以突破2萬件。
但與此同時,人們對于這一人力集中型工廠轉型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萎縮也產生了一定的擔憂,因為機器人(300024)的出現迫使成千上萬的人們將不得不在它處尋找工作。昆山是一個擁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地區,如果這些人員大批量離開,這影響到的將不僅僅是他們自己,同時還會對當地的附屬經濟產生沖擊。
消息稱,和碩今年將承接部分iPhone7訂單,主要是4.7英寸的iPhone機型,而5.5英寸的iPhone7Plus將由蘋果另一家代工廠商富士康負責生產。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