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和數字化網絡化廣泛而深入的應用,人工智能產業的崛起也將愈加迅速。目前人工智能發展遠超人們的預估,正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未來5到10年內它將成為與網絡一樣的必需品,使用人工智能會像水和電一樣方便。
自今年初的“人機大戰”后,人工智能熱潮在全球一浪高過一浪。成為了繼“互聯網”之后又一改變大眾生活的概念。人工智能如今正與各行各業結合,走入大眾生活。未來不會只有一個總管一切的人工智能,而是有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它們在不同領域、不同細節里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向社會和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領域滲透。
人機交互成為剛需
回顧人工智能誕生60年以來所走過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隨著萬物互聯時代到來,以語音為主、鍵盤觸摸為輔的人機交互正逐漸成為剛需,人工智能產業迎來第三次發展浪潮。未來5到10年,人工智能會像水和電一樣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須品,深刻改變我們的世界。
更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展,交互和后臺的理解和學習都是剛需,通過人機耦合以及迭代學習進步,人工智能會逐步替代簡單重復的人類勞動。但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創業者要有堅守的心態、毅力和恒心。在產業科技創新雙輪驅動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大有可為。
人工智能產業加速崛起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在五大領域加速商用化進程: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搜索優化與數字營銷、智能駕駛、數據服務,特別是與業界所說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制造結合,讓很多工廠可以提供智能產品。現在正在建設的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等實際上都達不到智能的標準,因為人工智能技術并沒有真正的融入進去。如果說數字化網絡化是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開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成為這次變革的高潮。
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和數字化網絡化廣泛而深入的應用,特別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刻的融合,一種全新的創新方法以集成式的姿態出現,而人工智能產業的崛起也將愈加迅速。
有望與美國一爭高下
日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在百度語音開放平臺三周年分享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人應該比較有自信。畢竟世界人工智能發展史上,很多突破性進展都是中國人完成的。雖然吳恩達稱他無法評價中美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劣,但他還是認為從具體例子來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現在中國比較多。
吳恩達稱,語音技術未來在很多應用場景會有很好的機會,將為人機交互領域帶來巨大改變。吳恩達認為,未來人們回家以后可以使用語音與電視、搖控器、音箱、窗簾等“講話”。此外,吳恩達認為語音技術在智能客服中心、汽車等領域的應用也是重要的人機交互場景。
當前,基于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個人虛擬助手、自動駕駛汽車、數據化驅動個性化醫療和教育逐漸從虛構變成現實。對于人工智能的前景,中國國家“863”類人智能項目首席科學家、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胡郁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發展遠超人們的預估,正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未來5到10年內它將成為與網絡一樣的必需品,使用人工智能會像水和電一樣方便。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