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電商們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天貓全球狂歡節千億級市場交易額再一次宣布了電商營銷策略的巨大成功,而此次人工智能的大膽嘗試也為購物狂歡增色不少。
人工智能成世界互聯網大會焦點
11月16日——18日,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世人矚目下于浙江烏鎮隆重上演。自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以來,短短的22年,互聯網給中國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而人工智能則成為此次大會的重要議題。
三天的時間里,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內的互聯網科技界的大佬們紛紛發表了各自對行業、對創新、對未來趨勢的看法和見解,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信息安全等是此次交流會的高頻詞匯,尤其是人工智能,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的方向,今后人工智能主要在云端進行一些整合和創新。
從上世紀末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折戟于和計算機“深藍”的對局開始,關于人工智能未來的討論就從未停止。而今,當李世石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再度引發關注,人工智能發展已經真正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這22年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工智能的爆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推動了互聯網形態的新變化。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指出,新一代的智能互聯網會更加自主的捕捉信息,更加智慧地分析信息,更加精確地判斷,更加主動為人們提供服務。“智能終端和傳感器將無處不在,基于大數據的自我學習能力,會讓智能終端越來越聰明,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萬物智能的時代。”
京東機器人+人工智能開啟智慧物流新時代
“高密度的立體倉庫里,形態各異的智能機器人們正在有序地工作著,從商品上架、理貨、分揀、裝箱到搬運與裝車,整個流程不需要人工參與,一切工作都進行得有條不紊,而在配送末端的環節,商品通過無人車或無人機配送到城市和鄉村用戶的手中……”在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京東展示的由“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共同構成的“智慧物流”場景令人贊不絕口。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的京東智慧物流系統,代表著物流行業真正實現了從自動化到智慧化的革命性突破。在無人倉中,人工智能統籌著整個倉庫的運轉與作業,而無人機與無人車也同樣能夠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定位等技術實現自主避障、規劃路線航線等全流程的智慧化動作。以智慧物流為代表的全新第三代物流技術,將真正實現生產與服務的“無人化”——機械已不僅僅是實行操作的手臂,還擁有了智慧的大腦。
京東更強調智慧物流領域完整的數據流和人工智能方案,對物流直至電商供應鏈的完整掌握讓京東擁有豐富的數據,并可以將其應用在每一個環節中,從而形成統領全局的“大智慧“。以大數據為支撐,以全流程業務為保障,在多年的智能硬件與人工智能開發的堅實技術基礎上,京東通過創新驅動實現自我突破與行業進步,探尋著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挑戰、新機遇與新業態。在面臨電商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物流壓力上,京東用前瞻性的“黑科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眾所周知,每逢節假日,物流行業便忙得不可開交,堆成山的物品要運往全國各地,包裝、分揀、運輸都是細活和慢活,毋庸置疑,智慧物流的出現能為物流行業解決這個大難題,同時讓顧客享受到更高效、便捷的服務。
“我相信未來10年當中,技術進步一定會超越過去的100年,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永遠不停止。”劉強東曾經這樣說道。而在本次互聯網大會上,京東展示出的正是為消費者提升物流體驗度的整套解決方案——無人倉提高物流后方倉儲運轉效率與存儲效率,無人車主攻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體驗,無人機聚焦緩解鄉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真正實現“為民服務”。
智能客服成電商客服主力
在1207.48億元的成交額的背后,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服務產品阿里小蜜可謂是功不可沒!阿里小蜜累計接待消費者超632萬,這相當于5.2萬客服小二連續工作24小時。
2016年3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服務產品——阿里小蜜正式上線。
基于一鍵觸達、一站式服務的目標,消費者只要打開手機淘寶就可以快速找到小蜜入口,小蜜平均響應時間不到1秒,相比原來打熱線電話排隊等待的時間,以及大幅降低。同時,維權咨詢全部在線實時處理,不需要電話,維權進度也能全面掌握。
經過8個月歷練,今年雙11,阿里小蜜正式加入到大促活動中。在雙11期間,小蜜團隊專門推出了雙11小蜜,除了原有的咨詢、導購、催發貨查物流等基礎功能,還能全面解答預售規則、紅包、下單、支付等雙11熱點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促,阿里小蜜承載的服務請求占比高達95%,因此人工智能機器人成雙11服務絕對主力。
與此同進,阿里小蜜的服務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不僅是簡單接待已經生成的服務請求,阿里小蜜早就通過大數據預判問題,并通過推送答案等方式提前解決問題。每當用戶進入小蜜對話框,系統也已經根據用戶行為提前,把可能遇到的問題直接顯示于對話框中,消費者只需要點擊相應內容就可以查看答案,做到了“還沒開口已知道要問什么”。阿里巴巴首席客戶官戴珊曾說:“最好的服務是服務于無形。”顯然,阿里小蜜是這一理念下實踐的典型。
除了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服務走向人工智能化,今年8月份,首個面向商家店鋪服務的人工智能產品——店小蜜發布測試。今年雙11期間,Apple、小米、華為榮耀、vivo、森馬、nike等9個品牌的天貓旗艦店率先用上店小蜜,不少商家更是把店小蜜設為店鋪“頭號客服”,為消費者提供7*24小時不間斷服務。
世界著名人工智能專家雷伊·雷蒂在此次互聯網大會的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斷言:“可以預見,在未來的30年,我們將會實現人工智能的高度普及。”電商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還在探索當中,各巨頭之間的人工智能爭奪戲碼還在上演,在工業4.0以及大數據盛行的當下,“電商+人工智能”將讓我們迎來一個更加智能化、服務化的網絡購物體系。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本文由中國傳動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于映象網、天下商網、鈦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元器件交易網、金羊網、高工機器人網,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