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蝴蝶栩栩如生,螞蟻機器人完成生產線上的協作,機器狗賣萌,剪刀手在流水線上進行操作,醫用機器人在12臺捕捉器的保駕護航下能夠參與相仿真蝴蝶栩栩如生,螞蟻機器人完成生產線上的協作,機器狗賣萌,“剪刀手”在流水線上進行操作,醫用機器人在12臺捕捉器的保駕護航下能夠參與相關手術。在10日-11日舉行的2016中國國際智能制造大會暨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現場,各種各樣的智能制造產品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智能機器人泉城“聚會”
一只在空中飛翔的藍色蝴蝶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德國費斯托(FESTO)的一款仿生蝴蝶。據該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這款仿生蝴蝶每秒拍打1-2次翅膀,最高速度可達到2.5m/s,飛行3-4分鐘要充15分鐘電。“仿生蝴蝶的自動化集成度高,在工廠設備之間進行網絡互連、協同操作,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現場的一只不斷翻滾的機器狗則吸引了小朋友。“機器狗可走可跑可翻滾,還可以四足騰空,運動系統在國際上較為先進。”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范永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海內外高校和企業對這項研發需求逐漸增多,希望能夠尋求到合作伙伴,共同將該項目產業化。
北京游爾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孔祥戰則推銷起自家的家用智能服務機器人。孔祥戰介紹說,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家用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市場也迎來了發展機遇。家用智能服務機器人比手機的交互性更好,在家庭的場景下,機器人會成為家庭的成員,隨著量逐漸上升,它的硬件成本和價格會迅速下降。
這場濟南對接德國智能制造的活動吸引了3S軟件、西門子、費斯托、曼賓、IWC等20多家德國企業與濟南70多家中小企業面對面交流。
“19個項目簽約入駐濟南高新區,包括西門子、德國3S公司、費斯托等全球知名公司,涵蓋了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多個產業和加工制造、職業培訓、研發中心等多個業態。”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端武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ChinaWindow國際信息技術合作公司現場簽約入駐濟南高新區齊魯軟件園。該公司董事長高鵬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德國企業并不關心土地、稅收、配套優惠等“老三樣”的減免服務,而更關注專業人才的技能培訓服務。因此他計劃建設招商引資服務中心、智能制造研發中心、工業機器人服務中心、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和專業技能證書考核中心,為到濟南投資的德國企業輸送合格人才。
與德國企業對接
事實上,這場與德國智能制造對接的活動已持續了三屆。濟南市希望通過加速對接德國企業方面,帶動當地智能制造及其他產業的發展,進而實現制造業彎道超車。
據了解,2013年,德國德累斯頓-濟南產業合作辦公室在高新區掛牌,推動了包括集成電路封裝、清潔能源、軟件開發、職業教育等多個合作項目。今年9月,濟南在斯圖加特啟動中德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中心,德國科技孵化器投入運營,目前首批12家濟南企業已入駐。
“我們很重視中國市場的開發,希望可以成為中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把德國的技術轉移到中國,然后在中國進行適應式的發展,適應中國市場的發展。”德國弗勞恩霍夫陶瓷技術與燒結材料研究所助理布約恩·施瓦茨在當時表示,與濟南市的對接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當前中國在視覺和語音識別技術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而德國工業機器人在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領域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兩國之間可以更好地形成互補性。
布約恩·施瓦茨表示,弗勞恩霍夫將在中國開展業務,為中國的科技發展提供咨詢服務,向中國推廣工業4.0的技術。希望在中國的環境和健康領域,包括水、食品安全方面,開展合作。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