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學正與3D打印技術相互融合。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黃文華等國內頂級專家聯合創作了醫學專著《3D骨科學》,用豐富翔實的案例分析詳細介紹3D打印技術在醫療方面的應用趨勢以及在骨科臨床各種疾病治療方面的具體運用。
黃文華教授是南方醫科大學醫學3D打印研究所所長。據他介紹,3D打印已經運用于創傷骨折、拇手指再造、關節置換術、脊柱手術、足踝手術、骨腫瘤手術、小兒骨科及醫療支具等八大類別中,隨著科技發展,尤其是交叉科學的產生與應用,3D打印技術將出現新的突破,能夠實現操作簡便、高效、高精度、低成本、個性化、精確化、定制化等目標,必將給骨科診療帶來新的巨大的醫療變革。
例如,3D打印可幫助拇指缺損再造。有一個2歲男孩被機器切斷右手拇指,醫生通過數字化設計,虛擬還原出右手拇指傷前的原貌,獲得右手拇指軟組織及骨骼缺損所需的修復模型,通過3D打印將再造部分11打印,獲得所需取的皮瓣、組織的范圍和大小、形狀,以此為依據,從孩子的右腳拇甲瓣移植再造右手拇指。手術很成功,6個月后,男孩的拇指外觀接近正常,靈活性也基本接近正常。
更多資訊請關注醫療機械頻道